中國有8億中産?別被人家忽悠了

時間:2010-08-31 14: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到底有多少中産階層?近日,亞洲開發銀行發佈了一份名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010年關鍵指標》的報告,據其提出的標準估算,中國的中産階級人數為8.17億,約佔總人口的62%。這是目前關於中國中産階層人數最“大膽”的推測。不過,報告重點説明的是,中産階層又分為底層、中層、高層三類,中國的“中産階級”中有3.03億屬於底層中産階級,經濟狀況略強于貧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機,他們很容易重新陷入貧困。(8月30日《廣州日報》)

  8億中産的數據,普通公眾當然不太認賬,也跟大家的實際感受差得很遠。此前,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一項研究認為,中國的中間階層佔到總人口的23%,很多人就已經表示“被中産”了。因此,這個更加離譜的數據遭受質疑,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如此懸殊的數據,是怎麼産生的?目前看來,主要還是因為“中産標準”和“統計口徑”的差異。國內研究者劃分中産的依據,主要是收入、職業和社會身份等,比如,2004年發佈的一個官方標準認為:每人平均收入2萬元,戶均收入6萬元以上,即可稱為中産。當然,這個標準跟普通人的感受也不一致,很多人實際收入要比這高出很多,依然沒有“中産”的感覺;亞行的標準很簡單,就是按照居民日均消費支出劃分階層,是每天消費2-20美元的人群,都算中産,8億中産的數據,即由此推算而來。

  這樣的標準,顯然不太靠譜,至少不符合中國實際。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以及居高不下的房價,昂貴的醫療、教育等支出,日均消費2美元,無論如何算不上高消費。有網友調侃説,一天只要買一斤綠豆,直接就“中産”了;如果算上買房支出的話,很多房奴啥也不用幹,一睜眼就是中産。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這個不太靠譜的數據?首先,雖然不能説這個報告是專門用來忽悠我們的,但我們也要保持清醒,可不能把它當做成績來炫耀。這個中産標準本來就比西方國家低很多,而且不符合民眾的實際感受。其次,亞行的主要職能,是扶貧開發和技術援助,其研究報告將成為其未來援助計劃的依據,如果我們欣然接受這個數據並沾沾自喜,可能影響我們獲得國際援助和貸款,損害國家利益。

  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解讀這個報告,尤其要重視報告給我們的提醒:即使按照亞行的標準,我們很多“中産階層”,仍處在很低水準上,且一遇風吹草動,很容易滑入貧困的行列。這樣的描述,庶幾符合我們的現實。今年年初,溫家寶總理提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這都在提醒我們,培育穩定的中産階層,並非一蹴而就;建設中産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仍然任重道遠。

  穩定的中産階層,不是任何機構用漂亮的數據“報告”出來的。我們不能被數據忽悠,也不要做片面解讀。要夯實中産階層這個“社會之基”,必須清醒認識國情和差距,不瞎折騰,一心一意謀發展,繼續堅定地推進各項改革,特別是紮實地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完善各項社會保障等。(丁永勳)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