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徵遺産稅,我們準備好了嗎?

時間:2010-08-27 09: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開徵遺産稅爭議再起,緣于《中國青年報》的一個調查結果。該報對於“是否開徵富人遺産稅”的調查顯示,11203名受調查者中,48.46%的人表示目前不適合開徵。一些希望通過遺産稅“削富濟貧”的網友拍案而起,聲稱區區萬人的調查結果無法代表民意。(8月25日《經濟參考報》)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青年報的萬人調查再次將“是否開徵富人遺産稅”的問題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出現了眾多的爭論和非議,但畢竟引起了公眾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無疑是件好事!只有經過民眾充分的討論和輿論充分的“醞釀”,將來適時推出遺産稅方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和群眾基礎。

    從目前的評論來看,無論是網友意見,亦或是媒體精英,大都認為遺産稅本就是富人稅的一種,能起到對社會財富再分配的目的,也就是網友所説的“削富濟貧”的效果,所以紛紛表示支援,並建議及時、儘快推出遺産稅。

    對於是否徵收遺産稅的問題,筆者以為,遺産稅是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的一種稅種,對於保障社會效率和公平多有裨益,所以從理論和情感上來説,推出遺産稅是大勢所趨。但我國目前在推出遺産稅問題上還有很多制度和環節沒有理順,不可匆忙“開工”,須先對其進行試點,理順稅制運作中的諸多障礙,然後方可適時推出。

    筆者以為推行遺産稅之前,關鍵是要提高社會公民的財富透明度,以免誤傷到普通工薪階層和中産階層。其實,作為一種國家層面的稅種,我們不可能簡單將“遺産稅”強加到某個特定階層,這是不合理的,違背了公平性原則。目前,發達國家的遺産稅也都是針對遺産而非特定階層,所以人們往往認為的“遺産稅是富人稅”的説法並不準確。

    那麼,一旦開徵遺産稅,無疑意味著這個稅種將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當然,為了體現遺産稅“社會財富再分配”、“效率和公平”的特點,遺産稅的徵收肯定要設置起徵點,並實行累進稅制,以使得富人能更多地繳納遺産稅。

    然而,“遺産稅”起徵點和累進稅制的確定必將涉及到我國整個稅制改革的大背景,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社會公民的財富透明度而言,就是制定遺産稅起徵點和累進稅制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我國目前由於缺乏系統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和財産登記制度,往往導致很難真正掌握公民的個人財産狀況。很多富人的收入都是“灰色收入”,完全無帳可查。如果沒有健全完善的財産登記制度、信用制度、個人收入申報制度等相關制度,遺産稅的推出很可能會由工薪階層和中産階層“埋單”,而富人早就溜之大吉。這與我們的初衷完全不相符。

    如果對富人的財産根本無法監控,那麼我們談何開徵遺産稅?所以,在開徵遺産稅之前,首先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財産登記制度、信用制度、個人收入申報制度、財産實名制等相關制度。而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所以,就中青報的萬人調查而言,“48.46%的人表示目前不適合開徵”,這其實並不代表48.46%的人反對開徵遺産稅,而只是説,在我們當前相關稅制不完善的情況下,目前急於開徵遺産稅並不適合,反而可能會起到對社會公平和效率的負面效果。

    面對開徵遺産稅,目前已經不是“是否應該開徵”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真的準備好了?”倘若國家有關部門能夠切實有力完善相關財産登記和申報制度,消除公眾對於遺産稅的擔憂,想必遺産稅的開徵將來得更快。 (馮興)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