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招辦“卡人”:一場權力博弈鬧劇

時間:2010-08-26 08:49   來源:新京報

    陜西省招辦卡住孫見坤,與“嚴守規則”沒有多大關係,沒有“捍衛規定的尊嚴”這麼高尚,實質是在招生權力上與高校進行博弈。

    陜西西安“國學天才”孫見坤,自主招生面試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視“開心學國學”中被評委盛讚“萬里挑一”,8名復旦大學教授聯名請求學校破格錄取一個“天才”。但因高考成績6分之差,陜西省招辦拒絕投檔。孫見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學的門,卻“搞不定”招辦的章。(8月25日《中國青年報》)

    聽聽陜西省招辦的拒招理由,似乎都挺有道理,一是有規定,他們嚴格執行規定;二是害怕破格會撕開規定的口子,條子生、關係戶等腐敗會接踵而至。但這兩個理由都可以商榷。

    其一,雖有規定,但規定是為了防範腐敗而非卡住人才,當教授們證明這確是個人才,與關係和條子毫無關係時,規定當然應靈活把握。並非死守規定才叫尊重制度,為公認的人才“不拘一格”會使制度更讓人敬畏。其二,“破格會讓規定開了壞頭”也是不必要的擔憂,這種公開透明、經得起陽光考驗的破格,不會給腐敗開口子。只有見不得陽光的、偷偷摸摸、暗箱操作給關係戶破格,才會使腐敗接踵而至。

    很顯然,陜西省招辦卡住孫見坤,與“嚴守規則”沒有多大關係,沒有“捍衛規定的尊嚴”這麼高尚,實質是在招生權力上與高校進行博弈,不甘心高校通過自主招生奪去原本屬於地方招辦的權力,把招生的權力攬在手中,為高校的自主招生設置障礙———別以為自主招生了,權力就都在高校了,可別把我們地方招辦不放在眼裏。這種與高校爭權力的取向,從地方招辦直接“啪”地挂復旦招辦的電話就可以看出。

    地方招辦以剛性規定卡人,暴露出當下方興未艾的高校自主招生與傳統統考統招制度的衝突。

    統考統招、分數面前一刀切的高考制度帶來了許多問題,最致命的莫過於應試教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考試更符合教育規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同。自主招生,也就是在不廢除統考統招制度的前提下,將一部分招生自主權讓渡給高校,比如可以提前面試,可以校長推薦,然後高校可以給看中的學生降分。自主只是很有限的自主,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還須參加高考,只不過可以降分錄取。

    自主招生還處於嘗試階段,雖然只是很有限的自主,但已經影響到了傳統的招錄格局和權力分配。如今部分權力分到了高校手上。權力被分走了,這當然是地方招辦很不舒服的,於是,就有了卡人的衝突。

    這樣讓人惋惜的卡人,這一次復旦與陜西招辦的衝突,暴露出自主招生改革的制度和利益障礙,其每想進一步,都會遭遇巨大的阻礙。有來自輿論的,輿論擔心自主招生會帶來腐敗;有來自行政權力的,教育原本就沒有脫離行政權力而自主;還有來自地方招辦的,他們要捍衛自身在傳統統考統招中的那些權力。其實可以看出復旦等高校在地方招辦前的小心謹慎,不敢得罪地方招辦,正如復旦招辦所言,並不願意和陜西省招辦“搞得太僵”。來年招生,大學和地方招辦的博弈還會繼續進行。(曹林)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