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其實並不難

時間:2010-07-06 10:09   來源:浙江線上

  陜西神木的免費醫療曾引全國關注,距神木412公里的陜西吳起縣,再一次觸動國人神經:3年來,這個縣一直推行“全民免費教育”,從幼兒園到45歲以下青年。教育和醫療兩大難題,在這裡,被一紙通告“免費”二字化解。(7月5日《新京報》)

  神木可告訴我們,原來醫療是可以免費的;吳起告訴我們,原來教育是可以免費的。而醫療和教育卻是老百姓身上的“大山”。

  神木的錢不多,吳起的錢也不多,兩地卻搞起了“免費”,而全國比神木和吳起錢多得多的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是“富可敵國”,然而,卻很難吐出“免費”二字。

  兩地的免費,似乎都歸功於當地的官員,因為在官員的觀念中存在著,“教育上花再多錢都浪費不了”;存在著“民生是高回報投資”,因此也就能夠“心想事成”了,官員並不怕反對,因為深深地知道,如果反對民生工程,會被百姓罵。

  官員追求政績並沒有什麼錯,錯的是,追求的政績不怕老百姓罵,卻怕上級領導不滿意,因為能夠決定烏紗帽的是上級領導,而不是老百姓,因此,我們也經常能夠見到,那些被老百姓罵娘的官員卻升得很快,有些腐敗官員更是邊腐敗邊升遷。

  民生工程應該成為官員最大的政績,只有如此,才能贏得老百姓的讚許。然而,當老百姓無法決定官員烏紗帽的背景下,無論是神木還是吳起,是很難起到榜樣作用的。

  調查顯示,吳起這個曾經的貧困縣,目前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有錢,而“全民免費教育”也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耗錢。因此,各地想要仿傚吳起和神木,並不難。難的是制度的催化,難的是不想將錢花在民生工程上。近日,四川遂寧教育局長收購兩所中學,並在學校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公辦學校改制為私立學校。一邊是“假民辦”攫取老百姓的錢,一邊卻是免費教育,這兩者的高低之分,不言而喻。如遂寧的“假民辦”遭遇公眾質疑之後,仍然堅稱沒問題,我們又能奈若何?

  免費的教育,免費的醫療,為何總不能成為“燎原之勢”?(王軍榮)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