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有償查分!何不網上發佈

時間:2010-06-24 08:52   來源:紅網

  眼下,高考、中考已結束,到了查分的日子。這兩天,中考成績可以通過電話查詢了。得知這一消息,很多家長都迫不及待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家孩子的分數,查分電話也必定成為這幾天最熱的一條線路。先行查到家長和考生或許會感嘆,現代科技就是好,打個電話把分曉。

  家長們急不可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個局外人,我覺得這事挺奇怪:明明屬於自己個人的考試成績,為什麼非要花錢來查到——有過這樣經歷的人都知道,查分熱線收錢不菲,打進去後,順著指示音,好一陣才能聽到成績。這還不算線路太堵造成的無功而返。

  當然,你不打這電話,再等個一陣時間,等教育考試主管部門正式發下成績單來也可以。但這個6月,本來考試就是生活的重心,明知有分可查卻不查,心裏肯定不安穩。於是,有關部門就利用人們這種心理,將作為公共資訊的中考、高考成績作為了一種商品,出賣給它原來的主人。

  其實説到底,考試成績還算不上一種公共資訊,它更多的是屬於一種個人資訊,這一資訊本應是由教育考試主管部門來保管的,它是如何轉到通訊運營商那裏的?這背後有什麼利益關聯?不得而知。只是想透過這一現象思考:還有多少屬於公共或個人的資訊,被當成了有關部門謀利的商品。

  僅舉一例,每天很多人的手機上都會受到天氣預報資訊,這是通過每月交幾塊錢,訂制的一項“資訊服務”;都習以為常了。可細想一下,天氣資訊乃是不折不扣的公共資訊——儘管它由氣象部門專業發佈,但他們所作預報憑藉的那些設備,他們作為一個公共服務部門所需要的那些費用,不正是納稅人供養的麼?

  以此邏輯,做個極端的推斷——會不會有一天,地震預報這樣事關人命的資訊,只有花錢訂制,地震預報部門才肯告訴我們呢?

  其實,這背後有更大的玄機。曾有位氣象局的職員告訴我,他們要求每年有200萬的創收任務,渠道就是96121等氣象資訊熱線。一直以來,氣象局這樣的部門都被稱作是個“冷衙門”,冷熱衙門的區別在於,在這個部門,是否有較好的渠道獲得較多的部門收益。不知道,那些能有更多收益的“熱衙門”,所賺取收入的渠道,是否也有本應屬於每個納稅人的公共資訊呢?

  近幾年,政務資訊公開成為一種潮流,眼下,人們又在呼籲著政府的支出等財政資訊能夠更加透明。我建議,像考分、天氣之類資訊真正的公開、公益化,應當成為政務資訊透明的一個前提;而在公開政府部門支出的同時,還應公開收入來源。

  回到本文所論查分這件事,電話查分固然是一樁科技的進步之舉,但讓科技真正惠及百姓,還應更進一步。網際網路比電話更先進吧?教育考試部門都有自己的網站,希望這些網站不要盡登些領導活動的無聊資訊,而多登些與百姓切身相關的實用內容——既然分數已出來了,何不把它搬到網上,這樣讓大家都可以免費地看到,還能避免幕後操作之類事情發生。何樂而不為?(王子明)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