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漲不跟跌根在成品油定價機制

時間:2011-10-09 13:29   來源:羊城晚報

  繼10月4日出現暴跌後,10月5日國際油價突然暴漲,其中,倫敦洲際交易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上漲2.95%,重新回到100美元/桶,收于102.73美元/桶。按照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加權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才相應調整國內油價;可截至6日,監測機構所監測國際油價這一變化率僅為負1%左右,意味著短期內國內汽柴油價調整仍然無望。(10月7日《京華時報》)

  國際油價坐著過山車漲漲跌跌很多輪,國內成品油價格卻異常穩定,公眾期待油價下降“等到花兒也謝了”,原本以為國慶長假後能夠等來油價下調的窗口;可是,國際油價終於還是沒能持續低迷22天,提前幾天就開始調頭往上走,“兩桶油”於是高傲地長吁一口氣,空著油缸等的車主們,卻只好乖乖掏錢繼續買高價油。事實上,如果定價機制不改變,國內油價短期內幾乎沒有下調的可能,跟漲不跟跌將成為長期現象。因為,國際油價連漲22天的可能性要遠大於連跌22天,上漲過程總能及時跟上,下跌過程卻幾乎全部省略。

  10月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跌至75.67美元/桶,刷新一年低點;而上次國內成品油漲價的時候,人家還站在110美元的高位。想想看,這是一個多大的跌幅啊,國內消費者愣就是不能因此絲毫受益。因為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壓根沒有將紐約油價計算在內。就算是國內成品油跟蹤的迪拜、布倫特、辛塔三地原油價格,單純從時點價格比較,下降幅度也絕對超過4%;只不過,“連續22個工作日”的國內調價機制異常遲鈍,還沒反應過來呢,人家又調頭上去了。

  “兩桶油”進口原油如果稍微精明點,借著國際油價起起伏伏,都能逢低買到低價原油。可是,國內消費者卻沒有這樣的自由選擇權利,根本參與不了國際油價的下降進程,必須眼巴巴地看著無數個油價下跌的機會在漫長的22天中悄悄溜走。你“兩桶油”能借著國際油價下降機會逢低買進低價原油,賣給消費者的卻是一成不變的高價成品油,哪有這樣的道理?

  可就這樣呢,人家“兩桶油”還不領情,中石油公佈上半年660億元的凈利潤業績,還説是“由於國內成品油升幅滯後,煉油和天然氣進口的政策性虧損大大拖累了上半年的業績”。既然國內消費者對遲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非常不滿,“兩桶油”也是“端起碗來漲薪資,放下筷子罵油價”,嫌滯後的定價機制拖累了公司業績———如此兩頭不討好,遲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在是該醒醒了。

  要改變成品油定價機制,首先要大幅縮短調價週期,其次要將紐約原油期價納入跟蹤體系,最後還要同步考慮匯率變動,人民幣升值帶來原油進口利好不能讓“兩桶油”獨享。發改委完全不必擔心成品油價格頻繁變動的所謂“混亂”問題,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太正常不過了;相反,國際油價過山車、國內油價巋然不動才是最不能讓人接受的。當國內成品油價格跟隨國際原油價格頻繁變動,消費者至少也能有預見性地逢低買入,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吃著啞巴虧,還得動輒被“兩桶油”罵作不知好歹。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