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物價,其意義不僅在於分析價格本身,更在於透視價格之下的民生感受。這一話題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根源於人們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對目前生活壓力過大的敏感
近日,關於中美物價對比的話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些媒體將北京與紐約的物價情況進行了梳理,發現兩者各有高低。例如,一些國外的普通消費品,在北京的售價要比紐約貴,被國人視為“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價格更是高得離譜;但是,在市內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智慧財産權的産品和服務等方面,紐約則明顯比北京貴很多。
乍一看,百姓在北京或紐約生活,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但是,比較物價,其意義不僅在於分析價格本身,更在於透視價格之下的民生感受。如果拋開收入因素單純地比較兩地物價,未必能看到問題的實質。
以餐飲為例。有網友説,在北京吃一次洋快餐要花30元左右,在紐約則花5美元左右——似乎二者相差無幾。但如果再對比收入,得出的結論就會大不相同。據統計,2010年美國每人平均收入大約為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而北京2010年城鎮居民年每人平均收入為29073元,二者相差近10倍。收入懸殊這麼大,物價卻如此接近,生活成本孰高孰低顯而易見。
有人説,這種對比未必科學,例如選取的樣品品質、點餐數量不相同等等。這些説法不無道理,目前也很難全面、準確地進行中美物價對比。但應當看到,這一話題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根源於人們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對目前生活壓力過大的敏感。平民百姓聚焦中美物價對比,並不在於精確判斷各類物價的差異,也不在於向外國生活品質看齊,而在於找到一個表達自己現實生活壓力的議題。
先看收入。據了解,發達國家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這意味著其國民財富在初次分配階段即大部分為勞動者所有;而我國勞動者報酬佔比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目前還不到40%。勞動者難以分享更多財富,直接體現為工資增長緩慢,這讓消費者在面對高物價時,越來越缺乏底氣。
收入增長慢,負擔卻沒有減輕,首當其衝的就是買房。一位朋友告訴筆者,2002年的時候,能找一份月工資4000元的工作就很滿意了,因為當時覺得攢幾年錢,買房子肯定沒問題;但現在呢,找一份月薪上萬元的工作,都別指望在40歲以前買上新房。如果再加上“短腿”的社保和高昂的教育費、醫療費等,一個人不拼命工作就很難維繫家庭正常運轉。長此以往,何談生活品質?
價格對比只是數字比較,反映的卻是民生問題。或許,只有當人們的收入能保持合理增長、負擔相對減輕、對生活品質更加滿意時,物價對比才會成為一個更輕鬆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