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市場運作司副司長王斌日前表示,近年來,我國農産品市場波動大、買難賣難等現象時有發生,商務部將推進農超對接和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探索建立一種産銷關係穩定、流通渠道暢通的現代農産品流通新模式,穩定農産品價格。(5月24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我國農産品市場波動大、買難賣難、食品安全問題等時有發生,農民增産不增收的問題日益突出,什麼“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姜”你軍,“油”它去……已經成為公眾無奈的調侃之詞。
現在,商務部積極推進農超對接和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探索建立一種産銷關係穩定、流通渠道暢通的現代農産品流通新模式,我認為,這個舉措是可行的,也是可貴的,如果能夠開展下去,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正面效應。
但是,我感覺,僅僅有商務部一家來推進這個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決定農産品價格的鏈條比較長,牽涉面非常廣,因此,靠商務部單打獨鬥,要麼難以取得實效,要麼就會有始無終。
就拿流通渠道來説,牽涉到公安部門、交通部門,還不得不説的有高高的油價,莫名其妙的罰款,這些,都作為物流成本,進入了農産品價格的鏈條,因此,想不漲價都難。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有些蔬菜從産地到市場,漲價高達20倍,有專家稱,在社會流通領域中,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近20%,而美國的比重是10%,比美國高出近一倍。
畸高的物流成本已經成了包括農産品在內相關物價上漲的“助推器”,僅僅靠商務部的舉措來穩定農産品價格,就有點力不從心。
首先,農業部門,品質監督部門也是個重要環節,“要靠科技增産,不靠藥劑助長”,已經成為消費者共識,農業部門,品質監督部門既要替消費者把好生産環節的第一道關口,又要積極主動為農産品生産者想辦法、出主意,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降低生産成本,減少無謂的損耗,這也是決定農産品價格的第一因素。
其次,農資生産部門,財政部門也責無旁貸。農産品價格的形成與生産地的水、電、肥料、農藥、地膜、油料的價格息息相關,如果水、電、油料的價格在高位運作,農産品低價就無從談起。據新華社5月24日電,近年來,由於農資價格持續上漲,且大於惠農補貼,農産品生産無利可圖甚至倒貼,拋荒農田已成為不少農民的新選擇。國土資源部稱,全國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萬畝。
農民不願生産,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財政部門的惠農補貼如果還停留在幾年前的標準,就起不到激勵農民生産的積極性。因為,最近幾年,物價飛漲,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的標準來補貼農民,就有點刻舟求劍,現在,最為緊迫的是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援保護制度,使農民願意生産,樂於生産,並能夠從生産中獲益,如此,他們才能夠生産更加多的農産品,毫無疑問,根據市場供求關係,物以稀為貴,産品多了,價格當然也會降低。
因此,我以為,穩定農産品價格不能靠一兩個部門單打獨鬥,各職能部門必須聯手行動,形成合力,從而真正形成穩定農産品價格的長效機制。(蔡正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