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能否戒除欺騙“習慣動作”

時間:2011-04-01 13:29   來源:京華時報
  任何一傢具有基本商業道德的跨國巨頭,無論是面對本國消費者還是面對他國消費者,它只有一個使命,就是尊重消費者,把消費者的權益放在首位,而不是相反。

  3月29日中午,北京市民馬先生在沃爾瑪超市購物,回家後發現,標價5.8元的年糕,結賬時卻被收了301.92元。3月28日,沃爾瑪方面承認,確實存在價格誤差,並承諾賠償馬先生5倍差價。

  人們常説,跌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個地方連續跌倒兩次。反觀沃爾瑪,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的次數之多,恐怕把地都砸陷下去了。從發生在多地的價簽門,到前不久發生在重慶的兜售過期板鴨風波,再到如今的多收錢,沃爾瑪仿佛有欺騙的“習慣動作”。

  每每醜聞被曝光,沃爾瑪往往採取三部曲,先是辯解(或不承認),再是道歉,最後是答應賠償。但詭異的是,這邊的道歉聲依稀還在,那邊又開始欺騙消費者了,難道陷入了“犯了再改、改了再犯”的迷陣。這是無意還是故意?

  眾所週知,沃爾瑪公司連續多年在全球500強中居於首位。這樣一個超級巨擘,看起來挺體面,為何老是幹猥瑣的事?更讓人納悶的是,沃爾瑪在美國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企業良民,為何到了中國,就充滿傲慢與偏見,搖身一變,成為了店大欺客的潑皮無賴?難道這就是傳説中的南橘北枳?

  其實,沃爾瑪的“變臉”並不複雜,這正折射出一些無良資本的投機慣性,以及看人下菜碟的勢利眼。因為這些資本深知,如果在美國一再欺騙消費者,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首先,美國處罰嚴苛,讓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企業不敢造次。一項調查顯示,在6年時間裏,沃爾瑪每年面臨顧客及僱員各式各樣起訴近5000件,索賠金額上百億美元。同時,因隱藏或破壞顧客投訴證據被法院判罰60多次。如此一來,沃爾瑪自然如履薄冰。

  其次,密集的日常監管,讓沃爾瑪保持高度神經。比如,紐約沃爾瑪因為被發現有10個單樣商品沒有標價,而被判罰1萬美元。保持常態化監管、制度化監管,沃爾瑪就不可能隨心所欲地欺騙消費者了。

  最後,消費者的權利比較飽滿,並且在維權時十分便利。一個細節是,美國建立退貨制,只要有發票,即使包裝已拆開、商品已被使用,零售商也接受顧客退貨,而且不用做任何説明。而且,由於法律健全、組織發達,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很低。

  此外,不容回避的是,一些跨國巨頭善於規避責任,比如,他們明白,在中國,即便發生了價格欺詐事件,被罰款最高也不過50萬元。區區50萬元,對財力雄厚的沃爾瑪來説,充其量只是九牛一毛。

  當然,這些都是外在因素。任何一傢具有基本商業道德的跨國巨頭,無論是面對本國消費者還是面對他國消費者,它只有一個使命,就是尊重消費者,把消費者的權益放在首位,而不是相反。沃爾瑪曾經把成功之道歸結為“三大信仰”:尊重個人、服務顧客、追求卓越。但沃爾瑪在中國的表現,證明這只是標榜而已。

  沃爾瑪的欺騙劇還要上演到第幾季?如果不加大懲處銳度、強化監督力度、消除消費者的維權難度,沃爾瑪的傲慢與偏見恐怕還將持續。 (王石川)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