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是個新起點

時間:2011-03-08 13:31   來源:京華時報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説,有事做有錢掙有溫飽,就有希望和安寧。上至國家安定,下至個人和家庭前途,就業問題都是重中之重。

  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官員在新聞發佈會上稱,“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要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地擴大就業和創業的規模。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鎮就業900萬人,要轉移農村勞動力800萬人。

  雖然我們向來重視就業問題,然而比起提高經濟指標這樣的硬任務,就業問題往往是高高挂在嘴邊,重重落在紙上,實施中卻慢慢排在後面的一項軟任務。本次兩會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顯然是從戰略高度上全盤考慮後的“厚積薄發”,而不僅僅是依靠街道做一些再就業輔導了。

  筆者以為,從戰略高度擴大就業,首先需要從觀念上實現“從大到小”的轉移,緩一緩“做大做強”,急一急“做小做好”。

  數十年來,我們以追求GDP總量的增加為首要目的,去年實現經濟總量約5.8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5.47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而5年前中國還只有2.3萬億美元,只有日本的一半。我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算是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奇跡,但是蛋糕雖然大了,普通百姓吃到了多少卻是個未知數。而且,我們的扶持力度也一直傾向於央企國企,而目前這些接受了巨量政策好處的大巨頭們,提高效率的發動機似乎總是發動不起來,不知還要吃多少“補藥”才能真正發動。

  其實,擴大就業到了需要強化“以小為美”觀念的時候了,就是要創造有利於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環境。

  我們的民營企業解決了社會就業75%以上,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0%,但是他們所佔用的金融資源僅為約30%。能夠佔有大量資源的基本上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壟斷行業。

  筆者以為,政府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應著力改變民營中小企業的經濟環境,使民營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應該進一步開放市場,在金融、能源、電信、醫療等壟斷行業,廢除過多的限制性壁壘,准許中小民營企業進入;促進公平競爭環境,加強法制建設,減輕稅負,減少行政干預。

  其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進步要走在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之前。農村勞動力進城勢必給城市人口就業帶來新的壓力,這就需要完善城市社會保障制度,建立針對城市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援助制度。要建立足夠的適應低收入群體承受力的住房、基本生活和醫療教育設施。政府還應該加大對社會保險的投入力度。當然,以上這些顯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善的,但既然已經提高到了“戰略”的高度,那就只能盡人事。

  擴大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當就業的基本民生從制度上得到根本改善時,中國經濟才能真正煥發出持續活力。本次兩會上,發改委官員首次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是一個不錯的新起點。(白嶺)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