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兩會傳遞信心 回答民眾關切

時間:2011-03-03 14:40   來源:新京報

    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新聞發佈會。有個很有意思的情節:記者提問,每年兩會花多少錢?大會發言人趙啟正坦言,花多少錢他還真不確定。他覺得錢還是不少的,既要保持大會順利進行又能滿足會議需要。

    兩會年年開,可是每年的兩會到底花多少錢,不只是記者關心,其實公眾也非常關注。如趙啟正所言,兩會的開銷並非沒有管理,更不可能亂花——近年來,兩會已採取了不少措施,厲行節儉之風。兩會的花銷是必要的議事成本,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方式,大大方方地“秀”一下。其實,人們關注兩會的花銷只是關注兩會的一個細節,根本的願望還是希望兩會能夠開好,並傳遞更多信心,讓民眾安心。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有著“繼往開來”的意味。因此,今年兩會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繼往”就是要尊重過去的共識,“開來”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十二五”期間新的共識,令民眾對未來五年産生明確的預期。

    比如,去年全國兩會從上到下、會內會外形成了“民富論”的共識。從國家領導人的談話,到政府工作報告,乃至到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均可以強烈感受到讓民眾富起來的呼聲和意願。那麼,今年的兩會或許就應該在“民富論”的基礎上,探討如何讓民眾富起來。昨天,國務院已經原則通過個稅調整方案,將上調個稅起徵點等。當然,未來5年落實“民富”共識、政府兌現對民眾的承諾,需要更多的方案。

    除了減稅之外,當下和民生、民富相關的熱點議題還有很多。比如,穩定房價——固然可以用房産調控行政手段,將狂飆的房價“點剎車”,然而健康的房産市場又該如何形成?比如,防止通脹——長遠的物價管控機制在哪?民眾既不希望房價的劇烈波動,也不希望總是被動應對物價上漲。還如,縮小收入差距——收入分配的公平與正義如何實現?

    這兩天,很多代表委員也都帶著他們的議案或提案到了北京,他們所關注的有些是老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也有些則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宋曉梧建議儘快解決“養老金雙軌制”——幾大袋子信,無數個電話,十幾年的呼籲——提起養老金雙軌制,宋曉梧“有一肚子的話”。全國政協委員郭松海則希望房産稅改革“關係到公眾切身利益”,因此“要廣泛聽取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開門立法。”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康厚明説,“農民工最盼望能有穩定的工作崗位和同城市人一樣的社會待遇,不用在城鄉間徘徊、不用為身份迷茫。”過去的經驗表明,利益問題的癥結最終還是在於權利的糾結,所以,希望兩會有歷史的眼光,努力推動制度的進步。

    今年的兩會就應該努力解決這樣的問題。民眾既希望看到“乞討兒童”等熱點社會問題通過全國兩會尋求解決方案,更希望事關公民權利以及未來五年切身利益的議題,得到實實在在的答案。中國處於發展機遇期,也同樣是矛盾突發期,“十二五”開局在即,如何利用好機遇,同時化解社會矛盾,傳遞給人們更多的信心,成為這次兩會沉甸甸的任務。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