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網路民意須防惡意“病毒”

時間:2011-01-30 15:41   來源:人民日報

    僅僅十多年時間,網際網路在中國就擁有了逾4.5億的使用者,凸顯了國人對這一新技術的情有獨鍾。借助網際網路這個民意表達的快速通道,廣大網民關注公共事務、加強政治參與,表達意見、維護權利的途徑更為通暢。然而,廣大網民在越來越享受“線上生活”的同時,也不時遭遇意想不到的誤導甚至傷害。

    從“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神仙姐姐”,到最近的“錢雲會案”,這些網路熱點事件,無一例外地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網路迷霧”,讓人一時真假莫辨。直到幕後“網路推手”、“網路水軍”現身説法、“神乎其技”,或彼此利益糾葛不清、爭吵之中互揭老底,或權威部門介入調查撥開迷霧、揭示真相,廣大網民方才發現自己被“洗涮”了,被“娛樂”了,被“惡搞”了。

    這無疑是網際網路時代令人棘手的一種“民意病毒”。那些“網路推手”、“網路水軍”隱身於普通網民之中,身披馬甲“分身有術”,裝得像普通網民一樣發帖、“蓋樓”、留言,或謠言惑眾,或火上澆油。他們受雇于某些“民意製造者”,按其意旨批量生産“民意”,前者獲得佣金,後者在“民意”的成功製造中實現自己的目的。

    這種網路“民意病毒”還具有不斷潛滋暗長的特性。客觀地看,人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利益訴求。在現實世界中,這些訴求會受到規則制度的規範和制約。但在虛擬世界裏,則可能因缺乏有效的法則秩序管束而有所放縱。在一定意義上説,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和隱蔽性,在給正常利益訴求提供順暢渠道的同時,也為一些放不上臺面的不正當手段提供了土壤。一旦這些空間為“網路推手”、“網路水軍”所佔據,成為他們牟取不當利益的手段,“民意病毒”便會無節制地滋生蔓延。

    “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挾健康民意,不僅傷害廣大網民的感情,也損害網路民意表達的健康肌體,不利於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公眾情緒、社會輿論也存在被左右或誤導的可能,一些社會矛盾問題就面臨被激化或放大的危險。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作為中國式民主建設的新通道,為滿足公眾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供了廣闊渠道。在看到這些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應該充分認識到網路表達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對於那些資訊來源不權威、不清晰的“事實”,對於那些有悖常識的“傳奇”,對於那些陳述偏頗、片面的意見,我們需要多留一個心眼,避免被欺騙、被誤導、被蒙蔽。

    在這個問題上,傳統媒體承擔著更重的社會責任。作為專業新聞機構,面對一些熱炒的網路事件,傳統媒體必須保持高度的冷靜、理性,恪守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防範網路“民意病毒”的侵襲,抵制新聞炒作的誘惑,才能與網際網路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推進社會的文明進步與和諧發展。(陳家興)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