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威脅經濟復蘇

時間:2011-01-07 15:21   來源:人民日報

    去年底至今,國際油價再度快速上漲,目前已超過每桶90美元,是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一些國際經濟機構預測,2011年油價將會繼續上漲,短期內有望突破每桶100美元,甚至有預測稱會升至150美元,刷新歷史紀錄。根據英國巴克萊公司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2011年全球石油企業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方面的支出將達到4900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11%。這表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普遍看漲油價,期待通過增加投資來獲取豐厚利潤回報。

    油價看漲,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動的:從近期市場供求關係看,美歐各國2010年年底經歷了特別寒冷的冬季,對燃料油的需求相應增加;從經濟政策方面看,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國際資金氾濫,加劇了國際石油市場的投機炒作之風;而美元對其他國際貨幣全面貶值,致使以美元計價的油價上漲;全球經濟形勢好轉,尤其是亞洲經濟增長勢頭強勁,美國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也拉高了對油價的預期。

    國際油價與全球經濟走向息息相關。2008年初,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其後一路飆升,當年7月創下每桶超過14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隨著發達國家紛紛陷入經濟衰退,國際油價開始暴跌,2009年1月一度跌至每桶33美元的低位。過去兩年來,國際油價經過低位徘徊後緩慢回升,為全球經濟避免陷入深度衰退、逐步實現復蘇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也存在著諸多風險。亞洲開發銀行最新報告指出,東亞地區2011年將繼續維持復蘇勢頭,預計經濟增長率為7.7%。但是,國際熱錢流入引發的資産泡沫、貨幣升值及通貨膨脹壓力,是2011年亞洲經濟面臨的重要不確定因素。另外,美國經濟自2009年6月走出衰退後,總體處於緩慢增長的態勢。很多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房地産市場仍然疲弱,失業率依然高達9.8%,美國經濟短期內無力康復。此外,美國一些州、市政府面臨財政困難,可能爆發新的債務危機。作為全球另一大經濟體,歐盟在2011年有望維持1.7%的經濟增長率,但面臨的兩大威脅不容忽視:一是主權債務危機惡化及蔓延;二是成員國被迫緊縮財政,短期內勢必對經濟及就業帶來負面衝擊。

    全球經濟復蘇不會一帆風順,而國際油價過快上漲,勢必對經濟穩定復蘇構成新的威脅。有經濟學家估計,國際油價每上漲15美元,美國經濟增長率將降低0.5個百分點。更為嚴峻的是,過去半年時間裏,小麥、玉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幅達25%,許多國家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如果國際油價走勢居高不下,很多國家將被迫採取更嚴厲的緊縮政策,以防通脹惡化。這意味著2011年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可能比預期要緩慢。(宿景祥)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