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潛規則

時間:2010-09-27 11:03   來源:京華時報

  最近,美國一些政要又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9月24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還通過了一項旨在對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徵收特別關稅的法案。這一切煞是熱鬧,可惜很多美國人不知道,美國一些政要不過是在這個問題上按“潛規則”在進行表演。

  人民幣升值並不能導致中國對美出口的下降。自2005年中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近20%,但中國對美出口不但沒有大幅下降,反而大幅上升。即使在發生金融危機的2008年,增幅也達8.42%。

  人民幣升值也不能帶來美國就業的增長。由於勞動力成本高,美國的企業家持續地將工廠向勞動力成本低的經濟體轉移。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9229元(這還只是統計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的在職職工工資,私營企業的職工工資要低得多),而當年美國普通工人平均工資為42270美元,按6.8的匯率計算,美國工人平均工資是中國城鎮非私營企業職工工資的9.8倍。即使人民幣升值一倍,也根本不可能填補中美兩國間勞動力成本的鴻溝,美國企業仍會將就業機會進一步向海外(包括中國)轉移。

  人民幣較低的匯率反而對美國有利。長期以來,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出口到美國,大大降低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對美國長期的低通脹功不可沒。假如人民幣大幅升值,比如升值20%,雖然有些中國出口企業為了不失去訂單,會咬牙承擔升值後的成本,但多數中國出口企業因為利潤率低於20%,會被迫提價。因此,最終承擔人民幣升值苦果的,是中國的出口商和美國的消費者。更何況,美國經濟雖然不再像2008年末那樣危如累卵,但仍有二次衰退的風險,有賴於低利率的提振。人民幣若大幅升值,帶來美國國內通脹上升,美國就會面臨控制通脹與提振經濟的兩難選擇。

  日本當年草率地接受美國要求日元匯率大幅升值的要求,簽下《廣場協議》和《盧浮宮協議》,結果製造業遭遇空前困難,卻鼓起了房地産和股市的泡沫,最終迎來了“失去的20年”。有日本的前車之鑒,中國絕不可能在短期內讓人民幣大幅升值。

  綜上,人民幣升值無助於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無助於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反而會對美國消費者不利。對於這些,美國政要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們仍一再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根本的原因是要表演給選民看,以爭取選票。這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美國每年都要在是否給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進行一番表演,本質上是一樣的。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