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講友好,也講原則

時間:2010-09-27 10: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9月7日,日本方面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15名漁民和漁船,並將船長扣押至9月24日。對這一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中國公民人權的行徑,中國政府表示強烈抗議,海內外全體中國人表達了憤怒之情。

  日本方面一手造成的這一事件嚴重破壞了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的良好勢頭。

  人們注意到,這兩天日本領導人就對華關係發表了一些談話,表示意識到“惡化的徵兆”,同時希望“修復日中關係”並“充實兩國的戰略互惠關係”。

  然而,讓中日關係回到正確軌道上來,不是嘴上説一説就管用的。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日本政府如果真的想修復對華關係,就必須拿出坦誠務實的行動,徹底改變錯誤做法。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對中國漁民漁船的扣押、調查以及任何形式的司法舉措都是非法和無效的。日方必須就此次事件向中方作出道歉和賠償。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提出,有些國際上的領土爭端,可以先不談主權,先進行共同開發。這樣的問題,要從尊重現實出發,找條新的路子來解決。

  但是,和平發展並不等於一味忍讓,更不等於棄核心利益於不顧。在大是大非面前,小算盤是打不得的。以為製造既成事實、拉外部大國做靠山就可以脅迫中國就範,實在是過於天真。

  溫家寶總理日前在第六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明確指出,中國講友好,也講原則,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權、統一及領土完整的問題上,中國決不退讓,決不妥協。

  作為中國的近鄰,基於同中國交往的歷史,日本理應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和睦鄰友好的氣度有更深一層的體察。

  中日關係的良好勢頭受到破壞,再次暴露了日本在處理對華關係上的嚴重誤區和不光彩計謀。儘管日本多次表示要用一種新視角來看待中國的發展,但是舊有的對華思維仍在作祟,總有那麼一些人抱著疑慮、戒備甚至敵視的心態看待中國的發展壯大。如果日本真的想同中國友好相處、互利互惠,就不能總盤算著借損害中國的利益佔便宜,更不能一面想搭乘中國的“發展快車”,一面又想防範中國,自作聰明地打“遏制牌”。

  中日兩國互為近鄰,堅持發展戰略互惠關係的方向,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雙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中日關係中的問題,維護兩國關係大局。中方的這一立場沒有也不會改變。

  發展中日關係需要大的政治智慧,更需要扎紮實實地做一些加強兩國友好的事情,如此才能加深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了解和感情。

  發展中日關係要看得遠些。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