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的另一種表述:讓子女“優勝”第一

時間:2010-07-26 08:22   來源:紅網

  最近的熱聞中有兩則性質極其相似的案例:
  
  張競,2009年參加陜西省公務員考試,同年10月以總成績第一被錄取。然而當她去報到時,卻被告知“暫緩接收”,原因是她的競爭者,有“內部關係”的第二名將陜西省公務員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錄取第一名張競,錄取他自己。此事經網路曝光後,有媒體最新報道,在被西安市城改辦“暫緩接收”8個月後,日前張競終於報到上班(7月24日《新華網》)。
  
  山東大學生村官史進利,因在江西省吉安市公安局公務員招考中得了頭名,而被第二名的警察表哥誣告陷害,並曾被列為網上逃犯。第二名的父親正是該局副局長。問題查清之後,“警察表哥”被判刑,而史進利認為幕後指使人並沒有受到法律懲處,拒絕就職(7月25日《武漢晨報》)。
  
  公務員考試正在成為“天下第一試”,一旦考上公務員就相當於端上了“金飯碗”,從此可以後半生衣食無憂;而在“政治上”,或許還可以“飛黃騰達”、“前途無量”!考上公務員,是一種莫大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對於有親友子女正在參加考試的某些官員來説,這樣的利益可以與人民幣、美元、珠寶、美女等相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樣利益的驅使下,權力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的展現:通過自己的人脈、權力及“權力互換”,打點、安排、暗示公務員招考負責人員格外照顧自己的親友、子女,可以使他們順利入圍。畢竟,公務員考試雖然號稱公正、嚴格、“全程上網”,但絕對也並非“鐵板一塊”,至少,面試這一關還是可以帶有“主觀色彩”的。甚至,所要招考公務員的類型、專業要求,其實根本就是“內部”為照顧官員親友、子女而“量身定做”並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呈報!
  
  但畢竟公務員考試設計上有諸多硬性的規定,比如筆試,這是權力也無法達到控制的“強弩之末”!所以,即使權力永遠在插手考試,還是會有“特別出眾”、“不識好歹”的權力外競爭者遠遠超出權力的控制而奪得第一。
  
  當錄取名額的數量足夠多以致可以滿足權力的要求時,這“額外的第一名”還是能夠被已經獲得利益的權力容忍而得以“共存”的——當然,這裡面不知又暗含著多少原本也很優秀的外來競爭者“毫無意義的陪考”和“毫不知情的犧牲”!但是,當錄取名額恰恰是“唯一”,這種情況下的“第一名”就相當於“在別人的園子裏摘了果子”!就會成為權力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陜西和江西公務員招考的兩個案例,於是便成為暴露於世人眼中的“冰山一角”!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