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蔡英文致辭列多項經濟成果 網友譏:要不要先給馬英九道歉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7月18日 15:00:00A

  台灣網7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首度應邀出席俗稱“三三會”的“三三企業交流會”例會,致辭時舉出多項經濟指標證明臺灣經濟良好,包含失業率為14年來最低、出口年增率是歷來第二高、外銷訂單是有史以來最高、股市上漲超過上萬點一年,上市櫃公司營收創歷史以來新高。蔡英文説:“如果只有一兩個指標是變好的,可能是巧合,但是如果出現這麼多破紀錄的數據,就代表臺灣經濟確實找到了成長的力道。”

  報道説,蔡英文所言與今年街上“有人”店面紛紛收攤,轉變成“無人”的夾娃娃機店形成強烈的對比,而且現在也已經有夾娃娃機店開始倒閉。蔡英文當年批評馬英九是“數字領導人”,現在自己曾幾何時也成為了自我陶醉、與民眾感受脫節的“數字領導人”?

  一位關注經濟議題的李姓網友表示,蔡英文拿這些數據來説嘴,是否應該要先向馬英九道歉?

  據報道,馬英九執政後期正逢全球經濟跌入谷底,臺灣出口連續17個月衰退,蔡當局在2016年5月20日上任,當年7月出口就由衰退轉為正成長,臺灣“風傳媒”評論“不會有人真認為蔡當局有仙丹妙藥,施政1個多月就讓出口由負轉正吧?”“風傳媒”指出,”當時臺灣出口、外銷訂單好轉,主因都是受惠于“全球經濟強勁復蘇”,在觀察經濟數據時,除了本身的歷史數據要看外,也同時要拿同一時間,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表現來比較。“

  “風傳媒”説,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在2.6-3%,英國是1.1-1.5%,大概都是近年高點,”但不會有人歸功於特朗普的施政“(除了特朗普本人),更不會有人認為英國的經濟表現是受惠于去年的“脫歐政策”吧?風傳媒指出,當把經濟數據結合國際大環境來看,蔡當局的説法就顯得説服力不足。

  另據東森新聞雲報道,2016年元旦,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在造勢活動上稱“臺灣人民今天所感受到的是百業蕭條,陷入困境,産業面對不景氣、勞工無薪假、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物價、房價飛漲等等問題”。她強調,“馬英九任內最後一次文告內容,顯然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所以整篇文告,充滿了各式各樣,但是卻令人難以記憶的數字。”

  蔡英文提醒了自己,絕對不要做一個“數字領導人”。她表示,如果只是看見數字,沒有看見人民的感受,那只想用數字矇混遮掩,反而忽略人民真實的感受,“那樣的‘政府’,就會是令人失望的‘政府’”。(台灣網 娟子)

責任編輯:郭碧娟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