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臺軍演習飛彈誤射船子彈誤傷民 民眾稱生活在恐懼中

來源:台灣網

2017年10月17日 13:34:00A

  賴瑞隆召開記者會。(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10月1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海軍陸戰隊九九旅日前于林園靶場實施T91步槍實彈射擊訓練科目,流彈擊中距靶場約1.5公里煉油廠內一民眾,而場內另有1發子彈擊碎員工汽車玻璃、3發散落在廠區。臺海軍陸戰隊指揮部13日發佈新聞稿指出,陸戰九九旅于12日6時至21時在林園靶場實施T91步槍實彈射擊訓練課目,于17時許接獲林園分局大林派出所查詢,侯姓民眾于林園大林煉油廠內(距靶場約1.5公里)遭流彈擊中,子彈卡于右肩鎖骨,由小港醫院取出。

  對此,高雄市小港區鳳源里長張宇讚直喊“我們真的會嚇死”,質疑是否軍方螺絲松了,還是當天在靶場兒戲?他希望靶場改善完畢後再恢復使用,“不然6個裏超過2萬人,每人先發鋼盔跟防彈背心”。民進黨“立委”賴瑞隆16日表示,防務部門至今連檢討報告都沒有,應嚴懲失職人員並説明真相,否則民眾都活在恐懼中。

  

  當天除了“中石化”侯姓工人遭流彈射入右胸,另有員工在廠區內拾獲疑似步槍的彈頭4顆,因此子彈總共5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賴瑞隆指出,當天除了“中石化”侯姓工人遭流彈射入右胸,另有員工在廠區內拾獲疑似步槍的彈頭4顆,因此子彈總共5顆。經過現場勘察,也發現有員工車輛右後方玻璃疑遭尖物襲擊,産生環狀裂痕。他進一步説,防務部門承認子彈是從靶場打出來的,且T91步槍射程600至2653公尺,射擊線至案發地點約1300公尺,確實涵蓋在最大射程範圍內。

  賴瑞隆説,防務部門初步調查原因為部分人員射擊不合格,包含射擊時射手因心理壓力造成緊張影響射擊姿勢,導致槍口偏高、彈道偏高,飛出背彈面;還可能因為射擊槍口角度偏低,于靶區前方落地撞擊地面礫石,導致彈出背彈面。

  當天除了“中石化”侯姓工人遭流彈射入右胸,另有員工在廠區內拾獲疑似步槍的彈頭4顆,因此子彈總共5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賴瑞隆指出,事發地點臨近小港市區道路,且沿海路、中安路進出人口眾多,情況非同小可,是否因設備不齊全或是人為因素等,防務部門都應儘快查明真相,相關人員也應嚴懲,否則民眾都活在恐懼中,生命安全無法受到保障,難道人民只能自求多福?張宇讚説,這幾天居民都議論紛紛,希望軍方停止一切練習,等靶場改善完畢再恢復,幸好當天子彈沒有打到來往行車,否則將造成危險,“希望軍方想辦法,不要造成人心惶惶。”

  當天除了“中石化”侯姓工人遭流彈射入右胸,另有員工在廠區內拾獲疑似步槍的彈頭4顆,因此子彈總共5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另外,鳳興里長洪富賢表示,先前就有3次發現子彈並報案,可能因為沒傷到民眾就沒呈現在臺面上,要求相關部門儘速厘清靶場到底有沒有問題。龍鳳里長黃文裕也激動地喊,事發現場旁邊有16個丙烯槽,“若打中就滅村!”

  臺海軍司令部陸戰隊副指揮官劉豫屏在記者會上向大眾鞠躬致歉,強調當天事發後靶場已暫停使用,會待調查報告完成、事發原因厘清後向里長們説明,確認所有背彈腹土之寬、高與地面可能造成跳彈的狀況,一併規劃完確認沒問題才會向防務部門核備後啟用靶場。

  臺軍鬧劇一齣接一齣。(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臺軍鬧劇可不止此一齣,據《聯合早報》9月12日報道,臺海軍146艦隊子儀軍艦11日下午3時許在馬公測天島碼頭執行標準一型導彈卸彈作業,其中一枚導彈吊載時不慎滑落甲板,造成導彈彈頭及尾翼損傷,索性無人員傷損。據報道,標準一型導彈滑落的時候,甲板上的操作官兵個個都受到驚嚇,第一時間就是趕快跑開,等到認為不會有爆炸危險時立即展開後續處理。

  國民黨籍“立委”陳超明表示,“洪仲丘事件”(洪仲丘生前係臺陸軍六軍團542旅旅部連下士班長,于2013年6月底退伍前因攜帶具有拍照功能的行動電話和MP3違反軍規,被實施"禁閉"處分,由於不當操練猝死,引起臺灣社會高度關注)後,軍方不敢對士兵嚴格訓練,戰力和信心降低很多,士氣非常低落,必須要加強培訓。島內網友調侃稱,臺海軍“除了誤射,還會自傷”。

  臺軍9月舉行實彈演練,將發射超過150枚導彈。(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軍9月初進行大規模實彈訓練,除臺軍陸航部隊將射56枚“地獄火”導彈、8枚“毒刺”導彈外,還將進行120枚“陶氏”導彈的對海射擊。據稱,陸航過去採購過多的“地獄火”與“陶氏”導彈,但卻鮮有實彈射擊。如今臺軍採購的陶2A導彈近千枚即將過期,因而決定通過演練將其消耗一部分。有臺灣網友忍不住吐槽“飛彈早就過期了,不如射掉”。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臺軍目前至少有2800枚以上彈藥嚴重超過儲存期,就算臺軍武器保養得宜,長時間放置不用,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肯定受影響,致令臺軍這幾年的演習中武器裝備經常出現問題。

  因導彈快過期,所以靠演習來發射,如果彈頭壞掉怎麼辦?據臺灣《醒報》報道,臺海軍紀德艦標準二型防空導彈碰撞損壞後,竟被用膠帶黏起來。外傳該起事件是因臺海軍戰鬥系統工廠蘇澳維修站一名邱姓庫長在作業時不慎發生碰撞,彈頭的陶瓷護罩出現裂痕。領班的林姓班長隱匿未報,以膠帶捆綁彈頭,直到今年1月執行吊彈作業從彈庫搬上左營艦時才被發現。

  標準二型防空飛彈是美軍現役裝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報道稱,該標準二型防空導彈是美軍現役裝備,也是現今臺灣海軍主力武器,造價約3550萬新台幣,最大射程150公里。臺灣氣候濕熱,即使按流程恒溫恒濕保存彈體,依然有可能因稍碰撞産生損傷。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認為,貼膠帶這種處理方式令人很難接受。“這又不像家裏的遙控器掉到地上用膠帶黏起來就可繼續使用。”導彈可能發生意外而爆炸,甚至沒有辦法按照要求軌跡飛行。

  臺軍鬧劇一齣接一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回想起去年,由於“雄三導彈”誤射造成一死三傷的局面。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2016年7月1日,臺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導彈,擊中高雄籍漁船翔利升號,造成船長黃文忠當場死亡、黃的兒子及2名外籍漁工受傷。另據“東森新聞雲”消息,9月30日判決結果出爐,金江艦中尉兵器長許博為被判刑1年2月、射控士官長陳銘修被判2年徒刑,飛彈中士高嘉駿被判刑1年6月。前臺灣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表示,這樣的判決有點輕,令人傻眼。她比較在意的是防務部門的高層官員們對這件事難道完全沒有責任?仍然好官我自為之?有事下面的官兵自會負責?至於未來如何避免類似禍事也未給個説法。(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