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臺商蕭嘉龍:“紮根在江都 做大我的事業版圖”

來源:台灣網

2017年07月19日 13:07:00A

  圖為蕭嘉龍介紹企業精神。

  台灣網7月19日揚州訊 6月底一天,在江蘇江都外資工業園舜天路99號的揚州傑信車用空調有限公司的二樓辦公室裏,記者約見到臺商蕭嘉龍先生。眼前的他態度謙和,衣著樸素,戴著一副無邊框眼鏡,沉穩大氣中透著睿智。

  “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蕭嘉龍先生早在2000年來江都投資,回首18年來創業歷程,他感慨萬千,操著臺灣普通話告訴記者,“在大陸投資有信心、有成就!我將繼續紮根江都,在這裡做大做強我的事業版圖。”

  蕭嘉龍祖籍浙江省,1947年,其父母離鄉赴臺灣經商, 1951年蕭嘉龍出生在臺灣。在其父母苦心經營、不斷積累下,後來在臺灣辦起家族企業,從事汽車空調生産經營,至今已有42年曆史。“兩岸同胞本是同根同源,血脈親情是永遠割捨不斷的 。”隨著家族企業在臺灣的逐漸做大,蕭嘉龍從心底對大陸總有一種難捨的情結。有機會他想回祖國發展。

  2000年,蕭嘉龍的這一願望終於得以實現。“當年江都市委紀春明、袁秋年等領導找到董事長陳志強,希望他能到江都投資,2002年江都市領導到臺灣招商,我被江都政府招商熱情及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政策、産業基礎所吸引,加上陳芝強董事長的號召,決定來江都投資2個項目,宏運車業有限公司和傑信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宏運車業和江淮客車合作,在江都生産各式樣巴士客車至今,傑信空調生産車用空調。”

  提起當年項目入駐,蕭嘉龍記憶猶新,他説當年江都政府一切圍繞項目、服務項目,給予了很多方便,調田調地、手續辦理、招收技工……提供“一條龍”服務,使項目很快順利入駐。這讓他大為感動,也為自己當初明智的選擇而感到慶倖。

  2003年,蕭嘉龍引進德國廠商生産車載冰箱,成立宏德電裝有限公司;2006年,傑信引進世界500強日本電裝洽談合作,于2008年成立傑信電裝有限公司;2015年,經重整重組,揚州江淮輕型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8年來,蕭嘉龍在江都不斷追加投資,事業版圖不斷發展拓展。目前,由他直接投資或參股入股企業達6家,5家企業規模均在億元以上。其中江淮輕型車規模10億元以上,傑信車用空調、江淮宏運客車規模5億元。“圍繞汽車産業,産業鏈條不斷延長,産品體系逐步完善,整車製造從客車到皮卡,零部件從車架、車用空調到車載冰箱、鈑金件等,産品暢銷美洲、歐洲、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在國際市場享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

  令人欽佩的是:身為臺商,這麼多年,蕭嘉龍在江都不斷追加投資、參股入股。如今,6家企業總用工近2000人,每名員工均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多次榮獲“江都區納稅大戶”稱號,為江都地方稅收、就業等作出了巨大貢獻。“血脈親情、家國情懷”這一深刻內涵,在蕭嘉龍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

  圖為蕭嘉龍在車間。

  採訪中,蕭嘉龍數次重復一句話,“企業發展到今天,全靠政府的支援。”他説,每次投資發展都要用地,而每次遇到困難江都區委、區政府都全力解決。“宏運車業最早徵地100畝,在後來上江淮輕型車項目時,政府人性化地為企業著想,召開會辦會、貼身服務,在宏運後邊又幫助協調一塊200畝地,為企業運作、産品運輸帶來極大方便。才有了今天的江淮輕型車!”

  除了自身投資江都外,蕭嘉龍還勇當江都—臺灣交流合作的“使者”,積極為兩岸交往交流“牽線搭橋”。多年來,遇有江都政府組團赴臺招商等活動,蕭嘉龍必定陪同,樂意當“嚮導”,召集臺商與江都團成員現場對接,洽談投資合作事宜。宏德電裝、日本電裝2個項目,即為蕭嘉龍直接推介招引入駐的。

  “我的根在大陸。我將紮根在江都。”談及未來,蕭嘉龍坦言,他早已在江都安家。2006年前,把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兒子蕭建榮也召回江都,負責企業市場開拓。“今後將在目前事業版圖基礎上,穩定發展做大做強,朝著高科技、新能源方向邁進,提高産品檔次和附加值。力爭在現有用地基礎上,創造更大的價值,為我的第二家鄉----江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江都區臺辦 陳憲進)

責任編輯:孫伊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