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從三里屯到巴黎大皇宮 蘭玉告訴世界:時尚從東方來

來源:新華社

2018年07月09日 11:32:00A

蘭玉

  蘭玉:青年設計師,善於將中國傳統蘇繡技藝與西方剪裁巧妙結合,設計作品有中西融合之美。

  16歲時

  時尚還沒有風靡大江南北

  《花樣年華》裏的一襲旗袍

  為她打開時裝設計這扇大門

  18歲時

  創業還沒有成為熱門詞彙

  她穿著自己的設計走街串巷

  用手寫卡片積累一個個客戶

  26歲時

  繡房里長大的她遊學歸來

  用藝術打造夢幻婚紗禮服

  決心帶著中國品牌進軍國際

  30歲時

  剪紙、漢服、書法、國畫……

  她一次次將中國元素融入設計

  讓東方美學走上世界舞臺

  新青年第27期

  邀請時裝設計師

  蘭玉

  告訴你中國元素如何走向世界

  《向世界傳達東方雅致之美》

  演講蘭玉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蘭玉。

  為什麼我那麼喜歡手工藝呢?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母親在繡房里長大。當然,當時其實不是真的去刺繡,而是在繡架下面玩耍,或者是幫媽媽捋絲線而已。但是,我想這樣的經歷,其實跟之後我走上設計之路,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

  等到我16歲的時候,面臨高考的選擇。那一年,我正好看到了《花樣年華》,王家衛的電影。有一個鏡頭令我終身難忘,就是張曼玉穿著一個旗袍,消失在一個衚同的盡頭。我當時想,時裝還可以這麼美啊!既然我母親是一個版師,又是一個“繡娘”,那為什麼我現在不能改行呢?為什麼不能去選擇我最喜歡的事情呢?

  在2003年,我開始選擇時裝設計的時候,其實“時尚”這個詞在中國還沒有風靡大江南北。不像現在,所有的KOL、明星都以時尚為榮。當時我只買到一本書,我就想通過臨摹它,通過刻苦的學習,希望能夠考上北京服裝學院。實際上,我給自己設立了一個時間,就是七年。我想2003年考到2010年,如果我還沒有考上北服的話,那我就改變我的志向。

  很幸運的是,通過沒日沒夜的努力,2004年我就考上了北服。所以我想大二的時候,我還是要把母親接過來跟我一起創業。從那個時候開始,熱愛時裝,熱愛蘇繡,堅定自己的時裝品牌夢想,其實已經變成了我骨子裏的一個DNA。雖然那個時候,我還是北京服裝學院二年級的學生。

  如何做一個品牌,其實我腦子裏也是不知道的。所以,我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走街串巷。

  當時大學裏的我,會自己動手去改變一些衣服,比如説,把牛仔褲變成牛仔短裙,然後去三里屯旁邊逛街,或者看時裝秀、北京時裝周。總會有一些人問説,“你穿的衣服還蠻漂亮的,在哪兒買?”所以我就手工寫了一些明信片,或者是卡片,上面有自己的祝福和手機號,給到這些客戶。到大學畢業,2008年的時候,我積累了200多個客人,幾乎都是在大街上偶遇的。

  所以,當時“創業”這個詞並沒有風靡中國,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創業,也沒有資本的支援。但是,就是因為熱愛,你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就可以分享給很多周圍的朋友,然後你還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去打扮他們,我想這是最最開心的事情。

  2008年,很榮幸的是,我的公司和品牌被中國中紡集團收購了,我也有幸到美國去遊學。通過一兩年在美國的經歷,我發現了一些事情,就是我們流行什麼,幾乎都是像迪奧、香奈兒它們去引導的。2010年那一年,我就沒有再忍住,回到了中國,我想我總要創造點什麼,所以我們就開始設計婚紗禮服。

  眾所週知的就是,從2010年開始,我的運氣就“開挂”了。從羅海瓊、李小璐一直到謝娜等等,到前年結婚的鐘麗緹。

  在整個她的這個婚紗上面,我們設計了一個故事,把她幻化成一個美人魚。大家可以看到有一個美人魚的樣子,從她的婚紗的右手邊開始,她作為一個美人魚的化身,在海洋裏面去尋求真愛,在講她整個人生去尋找愛情的故事。她告訴我説:“我一定要告訴所有的女孩,如果我都能獲得幸福,我都敢於相信愛情,那所有的人都有理由去相信愛情。”

  嫁衣對我來説其實是藝術的結合,而不是真正給別人做一件婚紗而已。我們在嫁衣裏面加入了非常非常多的中國元素,包括蘇繡的藝術。2010年到2013年之間,我發現了自己為十幾位一線明星設計嫁衣之後,我就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我可以進軍中國的國內市場,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夢想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去改變時尚話語權呢?為什麼我們有設計的夢想,當時我才27歲,為什麼我們不去進軍世界上最頂級的高定市場呢?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蝶舞迷香”系列,上面的這些手工畫,包括這個聽琴圖,其實就是宋徽宗的聽琴圖。我們用一些很西方的元素,東方的元素結合在一起,整場秀用了三四百種紅色,全部是自己染出來的。我們中國人的審美到底是什麼?實際上真正濃縮成一句話就是“現代可以從東方看世界”。

  是怎樣的一種契機,讓我能夠認為中國的元素可以走向世界?我想2013年的時候,我陪母親在巴黎大皇宮作第一場蘇繡的藝術展,做完展之後呢,很多法國的藝術家都過來祝賀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也非常非常奇怪,説她做了一輩子她的母親做了一輩子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會在一個離中國那麼遠的地方,引起這麼大的一個轟動?她不認為蘇繡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因為每個女孩都會做手工。

  當時我跟她出來透氣,兩個人喝著帶氣的巴黎水,然後坐在大皇宮門口。那天天氣很陰鬱,我突然間非常非常想哭,我想起了幾乎是半生,我跟母親兩個人一起度過的日子。她一個人帶著我,然後我們每天做手工,每天做剪裁。

  我相信這一切都是有命運的,為什麼幾代過去了,這個幸運落在了我的身上?而我的手工也不是很好,然後能夠帶著我的母親,一個60多歲的老母親,我們來到了巴黎大皇宮,把很中國的蘇繡傳到了那裏。而且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們在巴黎的整個成交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所以藝術跟商業其實是可以結合的。

  能夠支撐我一直走到現在的一句話,我想就是“我的夢想就是傳遞東方雅致之美”。我在想,這麼多年我母親做蘇繡的一種堅持,她每天趴在繡架上面,包括到現在為止,每天還是堅持四五個小時的勞作,包括我看到的這一切以及培養的審美,其實都是我堅持下去的一個理由。

  我想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的長輩其實已經給我們創造了非常多的底氣、優勢和基礎。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旺盛的好奇心、荷爾蒙、超前的感知敏銳度和無懼無畏的挑戰的勇氣。其實天賦在英文裏面有一個詞叫Gift,這是生命賦予我們青年人的天賦。當我們為自己的奮斗方向感到迷茫的時候,當我們對自己的技能還不夠自信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還有這個詞,就是生命給我們給予。

  我們還有引領世界向更加美好方向發展的超前感知,我們可以用我們的一首歌、一句話、一個設計向全世界傳達東方雅致之美。我是新青年蘭玉,以中國匠心繡世界讚賞的美,我想有一天全世界他們一定能聽到。謝謝!

  專訪蘭玉

  問:你最符合新青年的什麼特徵?

  答:我非常具備青年應該有的激情,一直對於挑戰充滿了勇氣。因為一個中國的本土品牌,尤其是時裝類的品牌走向世界,在這個領域裏面,其實是西方強勢話語權的一個領域。它還不是像科技,它有一定的數據在約束,更多的是審美的話語權。所以在勇氣方面,可能是我比較能代表新青年的。

  問:你覺得什麼樣的衣服能代表中國氣質?

  答:中國主辦APEC會議的時候,我們30多個設計師一起設計了新中裝,其實是非常能夠代表中國設計的。裏面加入了一些長衫的元素,主要是因為它既代表了中國古典的一些哲學思想,又代表了現代化的一些生活精神。所以我想新中裝是比較能夠代表中國時裝的。

  問:蘇繡對你的職業生涯有什麼影響?

  答:因為我母親是一個蘇繡的家族傳人,所以從小我其實是被熏陶就學習了蘇繡,不是我自己主動去學的。但是這樣的家族背景其實帶給我非常多,比如説耐受力,吃苦的精神,以及繡一幅蘇繡都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我對未來的目標更耐心。所以我想這也是新青年的代表特質之一,是我們不著急。

  問: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商人還是藝術家?

  答:其實藝術和商業在我心裏是不衝突的,現在已經有了非常棒的,非常成功的藝術家,轉型成為商人或者是商人他具備藝術家的氣質。比如説喬布斯,他既是一個設計師,一個踐行于生活的藝術家,更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而且在設計這個領域裏面,恰恰就是藝術和商業的完美結合。

  問:怎麼看待對你的作品的負面評價?

  答:我想負面的評價是更多在一個側面,或者是週邊給到自己的提醒,如果你認為是有道理的,可以往那個方向去思考一下,這個有助於擴散自己的思維。如果你思考之後發現,還是自己做的這個更對一些,那就堅持自己。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完全不同的聲音都是好的建議。

  問:你怎麼理解美?

  答:我想世界上的美是百花齊放的,尤其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但是從中華民族的美來説,最重要的其實是內斂和善良。我們都説相由心生,一個女孩子如果心地善良的話,她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的態度,對周圍環境的態度,其實已經能讓她非常非常地美了。我們在設計當中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一件美的時裝,首先它會由非常好的材質製成的。再者,它的顏色,它的花紋一定是你心懷喜悅設計而成的。所以作為一個設計師,如果想創造美的事業,保持一個美好的心靈還是非常重要的。

  問:你覺得生活中可以追求哪些美?

  答:我特別相信一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在上大學的第一年,其實人生目標就是這個。我想在這一路看書走路的過程當中,雖然我的年齡在增長,皺紋在增加,實際上我的內心是更開放了,更容易欣賞別人的美。所以我想有著一個開闊的心境,是發現美的一個初衷。

責任編輯:楊旋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