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紅船精神”領航新時代

來源: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23日 10:17:00A

  原標題:“紅船精神”領航新時代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黨的先進性之源。用“紅船精神”領航新時代,需要深刻認識“紅船精神”的時代意義,準確把握“紅船精神”的時代關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1.深刻認識“紅船精神”的時代意義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述了中國共産黨的源頭精神——“紅船精神”。這篇文章是對“紅船精神”思想內涵、歷史地位和時代意義的高度概括和闡述。

  “紅船精神”具有豐富的歷史意義。“紅船精神”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産物。1921年,在浙江嘉興南湖一條紅船上誕生了中國共産黨,從此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揚帆起航、劈波斬浪,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實踐形成了偉大的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紅船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專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他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紅船精神”具有深厚的理論意義。馬克思主義是“紅船精神”的理論來源,“紅船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成果。“紅船精神”既有精神昭示,更有理論承載。97年來,我們黨傳承和弘揚“紅船精神”,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促進新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

  “紅船精神”具有生動的實踐意義。我們黨用生動的實踐詮釋了“紅船精神”的思想內涵、時代價值和精神要義。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接續奮鬥、不懈奮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2.準確把握“紅船精神”的現實觀照

  97年來,“紅船精神”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走在時代前列,引航領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一路走來,“紅船精神”始終觀照現實、引領時代,在實踐中繼承,在傳承中創新,成為解決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重要武器。

  弘揚“紅船精神”,應對重大挑戰。應對重大挑戰需要回答和處理好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必須弘揚“紅船精神”,用中國智慧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展現中國胸懷、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相互尊重、彼此關切、共同發展,為世界提供處理國際事務的理論創新和中國經驗,贏得世界的信任和尊重。

  弘揚“紅船精神”,破解改革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開創性的,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改革開放的困難、風險和挑戰。面對改革攻堅的重大阻力,必須弘揚“紅船精神”,堅定理想,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奮鬥目標,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弘揚“紅船精神”,抵禦執政風險。“紅船精神”是激勵我們把握髮展這一時代主題和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大膽探索、創新創業的強大思想武器;是鼓舞我們堅定共産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畏艱險、艱苦奮鬥的強大精神支柱;是鞭策我們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的強大道德力量。面對執政風險,必須弘揚“紅船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弘揚“紅船精神”,培養優秀人才。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紅船精神”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資源,對於高校育人具有重要意義。弘揚“紅船精神”,要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準、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

  3.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船精神”

  進入新時代,面對新任務,實施新戰略,實現新發展,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和弘揚“紅船精神”。

  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我們黨的本質性規定,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需要,是不斷為黨和國家事業提供強有力理論指導的需要。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尖銳複雜,要團結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更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弘揚“紅船精神”,必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看齊核心作為最大的政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讓“紅船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哲學社會科學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提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堅持以上率下、正風肅紀,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跳出歷史週期律,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作者:李榮茂,係吉林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