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90後司機洪水中開火車壓橋:事發時根本顧不上害怕!

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07月14日 18:01:00A

  人民日報 今天

  7月11日,四川綿陽連續強降雨,寶成鐵路涪江大橋下,渾濁、洶湧的洪水,夾雜著樹枝雜物,衝擊著鐵路大橋橋墩,激蕩出陣陣浪花。

  緊要關頭,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機務段兩位90後司機,駕駛兩列四千噸級重載貨運列車駛上涪江大橋,用火車重量壓住橋梁,抵禦洶湧而至的洪水。

  緊急!連續強降雨洪水衝擊涪江大橋

  上行線涪江大橋,全長393米,建成于1953年;下行線涪江大橋,全長438米,建成于1995年。

  “涪江大橋上游有一個水電站,由於洪水太大,水電站已無法發揮調節水位的作用。”情況緊急,鐵路部門決定採用“重車壓梁”的方式,增強橋梁自重,提高洪峰對橋墩沖刷時的梁體穩定性。

  恰好,綿陽工務段近期正在進行線路大修,鐵路專用的卸砟車,正好停放在綿陽附近。於是,迎著洶湧的洪水,兩列重載貨車駛向寶成鐵路涪江大橋。

  這是兩列超過45節編組的重載貨物列車,業內稱鐵路專用卸砟車,俗稱“老K車”,車廂裏裝載的均為鐵路道砟,每輛車的砟石重量在70噸左右,一列車重量超過4000噸。

  90後司機迎著洪水開火車壓橋

  “機頭上涪江大橋時,列車兩側都是滔滔洪水,壓力也很大,但根本來不及害怕,我要操縱好機車,保住大橋。”

  駕駛兩列重載貨車,迎著洪水上橋的,是兩位90後火車司機,分別是26歲的張強、28歲的陳龍。

  暴雨傾盆,江水滾滾,梁體不穩,甚至有車毀人亡的危險。

  “等會列車上橋時,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慌亂,密切注意前方橋梁、線路情況,相互提醒,保證安全。”

  10時3分,火車司機陳龍接到調度命令,開行57004次重載貨物列車執行“壓梁”任務。

  “前方注意,後部瞭望。”“控制好速度。”

  11時13分,57004次列車以不超過10km/h緩慢駛向上橋面。面對橋下滾滾洪水,機車駕駛室十分安靜,陳龍左手緊緊的握著大閘,右手謹慎地控制著列車運作速度,警惕前方線路情況。

  3分鐘,通過這390米的鐵路大橋,整整用了3分鐘。11時16分,陳龍將列車安全平穩地停在了指定地點,他們再次下車,對機車設施設備進行檢查,並做好防止列車防溜工作。

  下午16時47分,涪江水位達到標準值後,陳龍駕駛著57004次列車退回綿陽北車站待令。

  兩列重載貨車,在涪江大橋上停留近6個小時,成功抵禦洪峰。

  不止有司機、還有技術人員

  綿陽工務段副段長張明表示,為了保證搶險人員萬無一失,重載列車駛上大橋後,車上人員迅速撤離。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則留守在大橋上,定時對橋梁進行監測、檢查、瞭望,密切關注洪水和大橋動靜。

  “整個壓制負重時間約五個小時,直到洪水退到限速水位。”張明説,整個鐵路系統數十人參與搶險,僅綿陽工務段就出動近20人搶險。直到下午4時37分,洪水不再危及大橋安全,兩列鎮橋列車才撤回綿陽北站。

  對話:“根本顧不上害怕”

  在壓橋任務中,司機張強駕駛57002次貨車,事後回想,他提到最多的詞,是“來不及害怕”。

  “剛準備上橋時,隨著列車不斷運作,距離橋梁越來越近,心理越來越緊張。”他説,當機車頭剛上橋時,就感覺是在滾滾洪水中開車一樣,因為當時的洪水,幾乎與橋梁平齊。

  但他説,他必須鎮靜,因為自己是火車的掌舵者,所以當時真的來不及害怕,只有高度集中精力,精心操縱好機車,嚴格控制速度,確保完成任務。

  駕駛另一列57004次列車的司機陳龍,參加工作已經五年,今年的暴雨,是遇到最兇猛的一次,“壓梁”任務,也是他擔當值乘任務最重要的一次。

  “面對橋下滾滾的洪水,嚴峻的形勢,根本沒有時間多想其他的。”他説,唯一想的,是一定要和同事一起,將列車平穩的停在橋樑上,保住大橋。

責任編輯:韓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