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收到總書記回信後,西藏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表示:“祖國的一草一木,我們都能看好守好”

來源:人民日報

2017年10月30日 15:07:00A

  “‘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都要看好守好。’總書記給我們回信中的這句話,更堅定了我們守邊的信心和決心。”10月29日上午10時50分許,當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送到西藏自治區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手中時,年過半百的姐妹倆一時激動得不知説啥才好。

  “共産黨就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每個字,都説到了我們邊疆群眾的心坎上。我們一定讓總書記放心,我們不但能看好守好祖國的一草一木,而且一定能把玉麥建成幸福、美麗的小康鄉!”姐姐卓嘎動情地説,“總書記工作很忙,我們寫信的時候,真的沒想到他這麼快就給我們回信。”

  玉麥地處祖國西南邊陲,1962年至1996年的34年間,卓嘎姐妹在父親桑傑曲巴的帶領下,都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組成了“三人鄉”。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著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近年來,隨著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的開展,如今的玉麥鄉已經有了9戶32人,建立起完備的鄉級基層組織,人煙稀少的廣袤土地也有了公安邊防部隊駐守。

  已從鄉領導崗位退下來的卓嘎、央宗姐妹,如今仍然心繫邊防。29日上午,當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用藏語一句句讀給她們聽時,姐妹倆説得最多的,還是邊境公路建設、群眾如何脫貧致富。

  被險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包裹的玉麥鄉,離隆子縣城的直線距離不過40公里,但鄉親們要去縣城,必須翻過兩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山高谷深,一趟要走十幾個小時。更讓常人難以忍受的是,這裡每年260多天都下雨雪,每年11月初到次年5月底大雪封山,在這裡堅守的人們,必須忍耐六七個月與外界隔絕的孤苦。

  卓嘎、央宗姐妹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她們小時候十分渴望大山外的世界,幾次央求父親:“到山外去吧!”但父親桑傑曲巴都嚴厲地説:“我們放牧,也是為祖國守邊疆。這是國家的土地,我們要守好!”

  讓卓嘎、央宗姐妹欣慰的是,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今年從西藏大學本科畢業,主動報考了鄉里的公務員。“以前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長輩都能堅守下來,我有義務、有能力把祖國的邊疆守護好,把玉麥鄉建設得更美好。”索朗頓珠説。

責任編輯:葛新燕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