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網購熱讓兩岸互利雙贏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2018年11月25日 11:16:00A

  在網購促銷節日“雙十一”風靡大陸的同時,臺灣也掀起了網購熱潮。據臺灣媒體報道,11月11日當天全渠道單日營業額超過新台幣2億元(約合4500萬元人民幣)。其中,東森購物僅線上單日業績突破1.4億元新台幣(約合3150萬元人民幣),創開店15年來單日最高紀錄。東森購物指出,“雙十一”當天零時到中午,網路流量是平時的3倍,以商品分類來看,3C家電類別銷售額最高。

  “雙十一”期間,臺灣廠商的推銷活動層出不窮。據臺媒報道,10日晚,臺灣網購龍頭PChome推出“雙十一”晚會,結合歌舞秀、舞臺劇等表演穿插融入促銷內容和優惠資訊。Yahoo奇摩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將所謂虛擬網紅加入直播晚會,讓消費者感受與科技創新的互動。

  “雙十一”不僅帶火了臺灣電商,傢具、家電實體店也搶抓商機。聯合新聞網稱,臺灣特力集團旗下特力屋等零售渠道全線出動,攜手“特力+購物網”首度推出線上線下同步特價再8折優惠。臺灣經濟日報網稱,電信業者鉚足勁加碼今年“雙十一”檔期,島內五大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了優惠套餐。

  除了臺灣島內電商積極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大陸多家電商平臺舉辦的優惠購物活動也讓今年臺灣“雙十一”氛圍更加濃厚。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淘寶在臺灣組建、擴大團隊,開設淘寶大學,積極招募臺灣賣家,同時舉辦網紅招商大會,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新零售模式,與連鎖零售通路特力集團合作開設智慧門店,進一步提升了臺灣消費者的體驗。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今年“雙十一”則在臺灣推出各種專屬臺灣會員的活動,除送紅包、購物津貼、優惠券等傳統促銷手段外,還根據臺灣人的習慣推出超商取貨,更有走出網購虛擬世界的“環島巡迴車”,到各地發送大量“雙十一”購物折扣碼。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京東全球售負責人王珍表示,11月1日至10日期間,臺灣銷售金額同比增長逾5倍、訂單量同比增長4倍。

  按銷售金額統計,臺灣民眾購買的首五類品類依次是電腦數位、消費電子類及配件、家用電器、汽車用品、家居用品;按累計售出商品件數統計,首五類品類依次是通訊及配件、圖書、數位影音、個人健康電器、服飾內衣;按地域統計,購買力最強的5個地區依次是新北市、臺北市、臺中市、桃園市、高雄市,佔臺灣地區整體訂單80%。

  王珍表示,不少臺灣消費者熬到11月11日零時開始搶購商品,第1小時的銷售額比京東購物節“618”當天增長12倍,臺灣、香港和澳門的銷售總額佔全球銷售額的67%。

  報道還稱,臺灣民眾跨境網購數量愈來愈龐大,每天都有上萬件低價快遞貨物進口,今年“雙十一”購物節單月進口低價快遞貨物量預估可達到創新高的500萬筆。

  《中時電子報》稱,臺灣地區在今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出口排行榜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地區和美國。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近日表示,大陸多家電商平臺舉辦“雙十一”購物活動,獲得兩岸民眾和企業的熱烈響應。臺灣民眾和臺灣電商踴躍參與,很多臺灣企業、在大陸的臺資企業組織投放産品,開展促銷。在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貿易平臺上,臺灣同胞既是消費者,也是銷售商。這對於刺激臺灣的消費,擴大出口貿易,發揮了積極作用。(經濟日報記者 朱 琳)

責任編輯:楊永青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