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國際銳評】美國“貿易霸淩主義”註定失敗

來源:國際線上

2018年07月06日 22:30:00A

  美國6日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産品加徵25%關稅。作為反擊,中國也于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産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發表談話稱,這是中國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的必要反擊。至此,一場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正式打響。

  當然,中國並不是自己在戰鬥。此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國已展開對美貿易自衛反擊戰,世界範圍內正在形成越來越強大的、對抗美國“貿易霸淩主義”的力量。

  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以前,它搞霸權主義,還假模假樣地戴上“世界警察”的面具。現在,它連這個面具也懶得戴了,悍然露出“唯我獨尊”、“美國優先”的真面目,舉著關稅大棒,以強淩弱,四處要挾,赤裸裸推行“貿易霸淩主義”。這不僅損害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的安全,阻礙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也將最終影響包括美國企業和人民在內的眾多無辜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事實上,在美方公佈的對340億美元中國産品徵稅清單中,有59%是在華外資企業、包括美資企業生産的産品。所以,“美國在向全世界開火,也在向自己開火”,這種玉石俱焚的“貿易霸淩主義”,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其必然失敗的結局。

  首先,歷史早有殷鑒。回顧美國多次挑起的貿易戰,起因都是美國內部經濟出現問題,當權者企圖通過貿易戰轉嫁責任、禍水外引。但結果多次證明,這一過時無效落後的做法,不僅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還將全球經濟帶入衰退。比如,1930年6月17日,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大幅提升200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招致許多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結果,美國的進口額和出口額都驟降50%以上,經濟陷入長期蕭條,而全球進出口貿易額在1930年到1934年期間持續萎縮,跌幅一度高達40%。

  歷史殷鑒不遠。但特朗普政府非要逆流而行,將少數利益群體的私心淩駕於全球民眾的利益之上,開歷史倒車。對此,《華盛頓郵報》稱,2018年7月6日“或許會成為一個經濟史上臭名昭著的日子”。而特朗普政府“貿易霸淩主義”的結局,歷史也早給出了答案。

  其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美貿易戰,不僅是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較量,更是一場單邊對多邊、強權對規則、保護主義對自由貿易的全球性較量。作為自由貿易和多邊機制的堅定支援者,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而美國政府“不許別國佔美國便宜”的思維、將國內問題轉嫁全球的自私做法、借關稅手段重構有利於美國的經濟秩序的企圖,遭到了全球一致的批評。道義不可丟,民意不可違,美國為一己私利單挑全球,早已失去道義與民心。

  第三,美國國內掀起巨大反對聲浪。英國《金融時報》稱,挑起對華貿易戰,是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風險最高的一次經濟賭博。現在來看,隨著哈雷摩托、中洲鐵釘、美國汽車製造協會的逃離與反對,隨著“沉默的大多數”表示越來越多的不滿,隨著華爾街資本與白宮決策者分歧的擴大,特朗普政府賭輸的系數正在上升,“貿易霸淩主義”遭到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對。

  第四,中國經濟的韌性與耐力超乎想像。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唯一可以倚仗的是它有打貿易戰的經驗,而中國沒有。但是,中國不是它以前的任何一個對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善於打持久戰”的經驗、“威武不能屈”的文化底色、“創造、奮鬥、團結、夢想”的民族精神,産業門類齊全的國內市場……決定了中國在驚濤駭浪面前,會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坦然面對,這是打贏這場貿易戰的底氣所在。目前,中國正堅定地按照既定節奏擴大開放,將為本國和世界民眾創造更多的紅利,為打贏貿易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説到底,打貿易戰,打的是雙方承受力,中國在這方面所展現的“信心、能力、經驗”,將超出美國的想像。

  歷史將記住2018年7月6日這一天,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向世界經濟秩序發起的攻擊達到一個頂點。在這場戰爭中,隔岸觀火不可能,漁翁得利也不要幻想,至於妥協和綏靖的想法,只會令自身任人宰割。國際社會必須攜起手來,堅定捍衛令各國普遍受益的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堅決打敗美國“貿易霸淩主義”!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何建峰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