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我的中秋我的節】中秋節的“臺式過法”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9月25日 08:07:00A

  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體現在食物上也是如此。上世紀八十年代,兩家臺灣廠商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在中秋節期間密集發佈烤肉醬廣告,終於在幾年後成功催生了“中秋節烤肉”這一新習俗,在年輕人中間特別風靡,甚至有了“無烤肉、不中秋”的説法。

  幾乎我所認識的臺灣青年都喜歡烤肉,尤其喜歡在中秋節時“大規模實施”:邀請一大幫親朋好友共同參與。也因為烤肉的人太多、空氣品質受到影響,島內不少縣市政府特別劃定若干區域給熱愛烤肉的民眾,超過這個區域的就可能受罰。對於習慣了騎樓下、頂樓上燒烤的臺灣民眾來説,剛開始也很難適應。

  烤肉往往需要一家人齊上陣,有的切、有的拌、有的烤,甚至還可能需要扇風,因而有闔家團圓、齊心協作的意思。經歷30多年的發展,烤肉已經超越月餅,成為在臺灣民眾中最受歡迎的中秋節食物。“一家烤肉,萬家香”,賞著月亮、聊天烤肉,成為中秋夜的標配。

  現在不僅是中秋節,一旦人多、想要在戶外有所活動,烤肉都會成為重要選擇。在平時,烤肉是親子活動、青年男女聯誼的重要形式,烤肉也就從中秋節食物發展成為了不區分時間的休閒活動,這恐怕是當年為推廣烤肉醬而打出“中秋節烤肉”口號的廠商們都沒想到的。

  至於月餅,臺灣的月餅相較于大陸都比較小,也更甜,從樣子看屬於廣式的偏多,但是皮更薄,種類也很多。一些生産鳳梨酥的品牌也能生産月餅,因而區分度並不是很大,對民眾的吸引力也相對較小。

  在臺灣中秋節前後仍有上市的柚子,既能在吃烤肉時緩解油膩,又能為一家人分享,多了不少團圓的味道。柚子諧音“佑子”,寄託著父母對出門在外的孩子的關心和祝福,在中秋節吃柚子,正有這個意思。

  相比較于大陸的中秋習俗,臺灣的柚子和烤肉算是很別致了。隨著兩岸交流增多,一些大陸民眾也開始在中秋體驗“臺式過法”,傳統過法也在臺灣民眾中掀起一股“回憶潮”。(台灣網網友:李笑塵)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