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大陸”?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7月09日 10:42:00A

  民進黨上臺後,狂刮改名、改路、改教科書……之風,這改那改,千改萬改,民進黨還美其名曰“正名運動”“轉型正義”,其實骨子裏都是“去中國化”“漸進式臺獨”,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不,這個月2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改為“大陸委員會”剛剛不久,又出現一樁奇聞,臺灣“行政院”負責人賴清德日前在推廣臺灣觀光業時,一改過去常挂在嘴巴上的“中國”二字,突然稱“大陸”,使在場媒體和民眾一頭霧水,茫然不知所措。

  一直標榜自已是“臺獨務實工作者”的賴清德,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究竟為哪般,其實是有考量的,不妨作個分析。

  首先是現實需要。由於民進黨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一直處於僵持狀態,不僅臺灣經濟受到影響,而且臺灣同胞的利益也受到損害,由於陸客逐年減少,臺灣的民宿、餐飲、旅遊更是遭受打擊,引起了臺灣民眾的強烈不滿,紛紛要求改善兩岸關係,賴清德的民調因此一路下挫。在這種潮流下,賴清德改口是迫於無奈,被大勢所趨的民心、民意所逼,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其次是選舉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九合一選舉”越來越近,民調不斷刷屏,由於民進黨執政無方,端不出令人滿意的牛肉,民怨、民吼、民憤不斷擴大,就連綠營大本營高雄、臺南等地對民進黨不滿人數也在上揚,韓國瑜稱“軍公教罵翻天,農民罵翻天,漁民罵翻天,觀光業罵翻天”。賴清德作為民進黨陣營的骨幹,急在眼裏,火在心裏,為了保住民進黨執政地位,為了拉攏中間選民,為了贏得選舉,從這個角度説,賴清德改口也可以説是一種“投機”與“投資”。 

  再次是演戲需要。縱觀賴清德的表現,一直以來都是“臺獨”急先鋒,從臺南到臺北,從臺南市長到“行政院院長”,長期堅持“臺獨”立場,突然間把“中國”改口為“大陸”,有人分析入木三分:賴清德是演員,而且是演技、演藝高手,什麼場合就戴上什麼面具演戲,以此贏得觀眾喜歡,逢場作戲遊刃有餘。可戲一演完,面具一摘,賴清德就露出真面目。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對賴清德的改口,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被其表面轉變而迷惑,對“臺獨”不能放鬆警惕。對賴清德的改口還要觀其言,更要觀其行,不僅要聽他唱功,更要看他做功。

  賴清德如果有善意,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到“九二共識”上來,而不是在攺詞、改口上玩遊戲、做文章,不觸及“九二共識”這道必答題,不交出兩岸民眾滿意的答卷,玩再多的花樣和名堂,終將被人民拋棄,終將受到歷史的唾棄。(台灣網網友:閔杲)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