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新南向”下,還能有臺灣漁民的“第一鮪”盛景嗎?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5月02日 10:13:00A

臺灣屏東,捕黑鮪魚的漁船陸續靠港。(本文作者供圖)

  前幾天到臺灣屏東,正趕上捕黑鮪魚的漁船陸續靠港。雖然沒有等到屏東“第一鮪”拍賣的盛況,但鮮美肥嫩的黑鮪魚片,真是令人流連。到臺北,在電視上知道,今年屏東“第一鮪”由東港漁船“魚來滿6號”捕獲。經測量總重206公斤、身長210公分,以每公斤8600新台幣、總價177萬1600新台幣由東港佳珍海産店得標,打破了2004年每公斤7800元新台幣的歷史記錄。

  每年的“第一鮪”拍賣都是漁港的一次盛典。隨著桑巴女郎歡快的舞蹈,現場喊價聲四起。2004年,拍賣會上來了一位婦人,開心地跟著喊價,一路喊到7800元,才知是“每公斤拍賣價”,重達284公斤的“第一鮪”價值221多萬元新台幣,嚇壞了。漁會緊急協調化解烏龍,但“第一鮪”單價也保持了14年的最高紀錄。

  黑鮪魚是一種高經濟海産品,據説在日本東京築地市場,一尾上好的黑鮪魚售價高達10萬美元。然而,對屏東漁民來説,高價值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2018年3月22日,菲律賓北呂宋軍區發言人宣佈,菲律賓將在距臺灣小蘭嶼僅98公里的雅米島興建海軍基地,“用以在‘盜漁’旺季捍衛海上疆域”。“盜漁”,是菲律賓對臺灣漁民在菲律賓與臺灣地區“專屬經濟區”重疊區域捕漁的專稱。臺灣地區與菲律賓依照國際海洋法劃定的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嚴重重疊,巴丹群島等臺灣漁民世代捕魚的海域,都位於“重疊區域”。而臺灣漁民重點捕撈的黑鮪魚集中的地方正是在雅米島海域。雅米島是一個面積僅1.2平方公里的無人小島,也是臺菲漁民在惡劣天氣下躲避風浪的地方。每年4、5月份,來自高雄、屏東、臺東的臺灣漁船,冒著被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抓捕的危險,到雅米島海域捕撈黑鮪魚。

  2013年5月9日,來自屏東小琉球的“廣大興28號”在鵝鑾鼻東南約180海裏的“臺菲重疊海域”捕撈黑鮪魚時,遭遇菲律賓公務船。臺灣漁民都知道,被菲律賓公務船抓到,輕則罰款破産,重則判刑坐牢。65歲的船長洪石成啟動自動駕駛模式,帶領三位船員逃進漁船下方的引擎室躲避。菲律賓公務船瘋狂追趕,75分鐘內射出108發子彈,其中45發射中引擎室,洪石成中彈死亡。

  所以,對臺灣漁民來説,高經濟價值的黑鮪魚,不僅要同海洋的惡劣天氣鬥爭,還要躲避菲律賓公務船的野蠻執法。菲律賓把雅米島建成海軍基地,臺灣漁民不僅失去了一個躲避風雨的港灣,更可能失去傳統的捕魚場,來自當局的保護就顯得更為重要。

  然而,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似乎沒有多少意願來為漁民撐起一方保護傘。

  臺灣近年經濟成長不力,有限的資金還要忙著“對美軍購”交保護費,導致海上執法力量不足。臺“海巡署”缺乏200海裏的監偵巡弋能力,按照“籌建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劃”,採用海軍沱江艦的構型建造海巡艇。然而沱江艦噸位小耐波力不足,僅能在夏季海況平穩時到“臺菲重疊海域”執勤巡邏。現在的民進黨當局勸導漁民在北緯20度且避開巴丹群島海域以北的海域作業,臺漁民權益受到重創。

  另外,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在經濟上要避開“對單一經濟體的依賴”,即經濟上“脫中”,執行“新南向政策”,而菲律賓正是規劃中的支點國家。蔡英文多次聲稱,菲律賓是臺灣重要合作夥伴,“希望未來能深化各層面的互動”。2017年4月,民進黨民意代表發起成立“菲臺國會議員聯誼會”,展開所謂“菲臺實質外交”。2017年12月,臺灣地區與菲律賓簽訂“投資保障協定”,這雖然僅是一個民間投資協定,但臺灣當局卻視為對菲“外交”的重大突破,現又妄想簽訂雙方的“經濟合作協議”。為了對抗大陸,民進黨當局怎麼可能為了漁民的一點利益而得罪菲律賓,破壞好不容易得來的“新南向”成果?相對於馬英九時期,民進黨當局在“重疊區域”執法力度明顯減弱,對菲律賓在雅米島建海軍基地未署一詞,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然而,臺灣當局的軟弱,並沒有換來菲律賓的讓步。2016年,日本向菲律賓提供了10艘海巡艇,這批船速度快,航程遠,被菲律賓全部部署到北部海域,與早先從美國引進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共同執法。臺灣當局約束漁民在北緯20度作業,但菲律賓執法船卻經常越過北緯20度執法,抓捕重罰臺灣漁船事件時有發生。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心中以“新南向”對抗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魔障”仍在,臺灣就會被諸如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吃定,臺灣漁民的權益只能在所謂“踏實外交”的黃帝新裝前犧牲掉。

  只是,雅米島海域的黑鮪魚每年會按時而來,臺灣漁民你還約嗎?每年“第一鮪”的盛景還能繼續嗎?(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