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民進黨終將“權力反噬”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1月29日 09:41:00A

  民進黨為了快速通過“勞基法”,不顧在野黨抗議強推三讀,綠營代議士號稱要36小時不斷電審議到底,力拼“勞基法”過關。警察們也疲勞待命,早在審議開始前,民進黨就全面封鎖“立法院”,即使是長期在門外紮營抗議的“老戰友”也毫不客氣,“獨派”團體也是各色欄杆包圍的對象。就有媒體形容,以前繞行“立法院”只要幾步,其時卻要數十分鐘,整個“立法院”就像鐵幕。

  臺灣朝野“立委”因為長時間的不斷電錶決,而在“睡覺中立法”。有的“立委”玩手機、看影片或者看書打發時間,也有人準備躺椅和棉被禦寒。對於民進黨人來説,國民黨在發言臺説什麼不重要,既不會影響他們的投票意願,也不可能改變最後的投票結果。而且國民黨人僅是程式性阻攔而已,很多意見不值得一聽。民進黨“立委”只要遵從黨中央和黨團的吩咐投票就好,此時的他們就只是行使投下同意票的功能而已。當國民黨“立委”許毓仁對著臺下罵道“後面在睡覺的全部給我起來”時,驚醒了熟睡中的“立委”們,大家開始相互攻擊,有誰真的為全臺灣和勞工考慮?

  民進黨“立委”分兩種,一種是政黨提名不用自己選的不分區“立委”,不分區以黨主席馬首是瞻,黨主席説什麼是對的什麼就是對的,因為一旦不聽話就不可能連任第二次,如果實在不聽話還可能被開除黨籍、隨即喪失“立委”身份。另一種是區域選出的,在地方跑紅白喜事、接受民眾陳情,當然知道強行審議“勞基法”是觸怒勞工,但是蔡英文、賴清德下了死命令不得不往前衝,對他們來説的唯一利好就是“立委”換屆選舉在2020年,民眾2018年縣市長選舉懲罰了民進黨以後,説不定怒氣消了就放區域“立委”一馬。“立委”們也只能如此期待,畢竟黨政領導人都下令了,誰敢不給面子?審議“勞基法”時,只有劉建國等5個民進黨民代投下棄權票,剩下六十多位民進黨“立委”力挺黨團版本到底。

  2017年11月的調查顯示,出勤警察人數與示威者總人數的比例達到1:7,此前甚至一度達到1:3,這個數字在2016年時才1:9。進入2018年,伴隨著警察出勤率的增加以及拒馬、蛇籠和欄杆的廣泛使用,連警員都私下感慨“多到有點誇張”。臺灣清華大學社會所是街頭運動的常客,蔡英文的副秘書長姚人多就曾是社會所的老師。2015年,姚人多説,如果他是蔡英文,“我不會再把所有的力氣拿去規劃經濟發展新模式”,而是會把阻礙社會進步的事物拆掉。社會所學生會質疑,如今姚人多的身份從老師變成了領導人官邸副秘書長,也變成了“拒馬的一部分”,“副秘書長姚人多,會有道德勇氣請蔡英文把拒馬拆了嗎?”

  2008年,蔡英文説,“民進黨會特別關心農民與勞工,這是民進黨的根本”,民進黨如今執意坑勞工,豈不是動搖政黨的執政基礎?2012年,蔡英文與馬英九競選大位失敗,次年發生了“關廠工人臥軌事件”,蔡英文又批評“原來應該照顧勞工的政府,現在卻成為勞工們痛苦和恐懼的來源”。如今恐懼的勞工跳下鐵軌、不斷在“立法院”門口抗議,蔡英文豈不是變成了“痛苦和恐懼的來源”?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的一切,也正打臉了如今的自己,也終將被選票制裁。(作者: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