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專家展望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1月23日 10:11:00A

  2016年底全球經濟開始復蘇,2017年出現小繁榮,這一波經濟復蘇有望會延續到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表現與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軌跡十分接近,呈現幾乎相同的發展變化態勢。2017年,臺灣經濟明顯回溫,實現了2.58%增長。2018年,臺灣經濟會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增長2.3%左右,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格局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國際經濟形勢表現直接關係到臺灣經濟增長。有關國際經濟組織與機構普遍看好2018年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態勢,普遍預測增長3%以上。OECD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3.7%。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8年臺灣經濟預計仍會維持平穩增長態勢,普遍預測增長2.2%以上。其中,臺灣主計部門預計經濟增長2.29%,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增長2.2%,顯然低於2017年,也低於世界平均水準與其他亞洲三小龍(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18年香港經濟增長速度3.2%、韓國增長3%、新加坡增長2.9%)。在亞太主要經濟體中,臺灣經濟增長僅比日本好,處於低增長圈。不過,也有對臺灣經濟增長有較樂觀的預測。臺灣發展委員會將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2.4-2.6%之間,認為2018年支撐經濟增長的內部結構會有所變化,外需或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相對弱化,內需將成為主要拉動力,即依靠擴大內需刺激投資與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最新預計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會達到3%。

  2018年,臺灣前瞻基礎建設相繼啟動及多項重大投資案相繼動工、“軍公教”與企業普遍加薪、股市持續高點及以減稅為主的稅收改革等,將有助於內需擴大及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提升。其中,華邦電子與臺積電兩大半導體企業宣佈在南臺灣投資總計達8000多億元新台幣,成為投資拉動的標誌性投資案。臺灣主計部門負責人認為,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貢獻來源呈現“內需大於外需”格局,預計全年經濟增長速度2.2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4個百分點,內需成為支撐明年臺灣經濟的主要力量。其中又以民間消費為主,貢獻率為1.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貢獻僅0.48個百分點。儘管內需回溫,但主計部門預計2018年民間消費僅增長2.08%,是2013年以來最低,顯示內需回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仍是有限的,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格局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臺灣企業界普遍看好2018年經濟前景。臺灣《天下》雜誌(2017年12月號)公佈的2000大企業CEO調查,對臺灣經濟增長預期普遍較臺當局樂觀,90%以上的企業預計來年營業收入會增長。在海外投資佈局上則出現“陸熱南冷”、“陸升南降”及“外降內升”態勢,即對臺灣島內投資轉趨積極、信心回升,有利內需與經濟增長。

  臺灣産業尤其是電子資訊産業、機械産業、石化産、鋼鐵産業等仍具較強競爭力,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拉動作用。日前臺灣工業研究院産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分析報告指出,2016年,臺灣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升到30.3%,創23年新高;預計2017年臺灣製造業産值增長5.53%,總産值達到18.3萬億元新台幣;2018年增長3.49%,總産值將達到18.93億元,約6310億美元,相當於臺灣GDP的總量。

  出口表現對臺灣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國際經濟持續景氣,大陸經濟明顯升溫,需求增大,對臺灣出口具有重要拉動作用,但因2017年臺灣外貿進出口高增因素,2018年外貿進出口增長率會下調,預計平均增長5%左右,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重回6000億美元(2011年),成為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儘管預計2018年臺灣經濟面總體仍有較佳表現,會平穩增長,但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及矛盾增多、美國稅改與聯儲升息、中美貿易摩擦、國際油價變化以及海峽兩岸關係僵局與對抗升級等都會對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與金融市場穩定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甚至衝擊,正在持續復蘇中的全球經濟隨時都會被重大國際事件所打斷,經濟增長與發展對外高度依賴的臺灣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綜合上述分析評估,預計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2.3%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排除達到2.6%至3%的可能性。(作者:王建民、吳鳳嬌,王建民係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名譽院長;吳鳳嬌係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