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蔡英文就任兩年 如何應對內外困境?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5月14日 08:23:00A

  蔡英文就任臺當局領導人將滿兩週年,美國《世界日報》近日發表社論説,蔡英文主導的兩岸與外部環境都面臨困境,她和臺灣過得了這些坎嗎?

  去年5月初,蔡英文提出“三新主張”(新問卷、新情勢、新模式),稱期盼臺海兩岸能“維持現狀”。經過一年,5月1日,臺灣在南美洲重要“邦交國”多明尼加宣佈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至此,蔡當局執政未滿兩年喪失三個“邦交國”,兩岸關係雪上加霜,“三新主張”一事無成。

  社論認為,“三新”是蔡英文就職一週年,回應中國大陸指她未完成答卷(就職演説只提尊重“九二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未承認“九二共識”意涵)。她提出“新問卷”兩岸一起答、“新情勢”需要彈性與善意、“新模式”一起想一個結構性合作模式。“三新”得不到大陸回應,一年來兩岸情勢大幅改觀,未完成的答卷不需答了,更遑論新問卷一起答。

  多明尼加“斷交”,蔡英文總結是大陸對臺再次“打壓”,而中國大陸軍機、軍艦繞行臺灣,“我們不會屈服,臺灣會繼續走向世界,我們的決心不變。”一年之間,兩岸從“冷和平”演變成對抗。

  這一年來,蔡當局“口號式”處理兩岸關係,一再喊話要大陸展現善意與彈性,卻又不斷以行動“去中、反中”,乃至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擺明自己就是“臺獨工作者”,而對大陸的反制措施,包括電信詐騙犯遣送大陸、開啟M503航道、機艦不斷繞臺,蔡當局相關部門只能一味譴責。

  臺海“維持現狀”已不符實際,也回不去了,只能嘆息,春風不拂何處好!等待答卷失去想像,臺灣所謂“維持現狀”,對臺海兩岸完全不再具有“安慰劑”作用,蔡英文説“決心走向世界”,大陸則以行動體現“一中原則”。

  臺灣“走向世界”,除了尚不見成效的“新南向政策”外,民進黨更有一種聲音,認為多明尼加被挖走是好事,使兩岸關係更清楚,“對臺灣建立一個獨立國家的認同感有幫助”,而且可藉此參加“美日聯隊”。

  事實上,蔡當局一直“依美親日”,早就心向“美日聯隊”,但因場邊等待忐忑不安,特別期待美國的“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實踐。因此,大陸對臺反制措施只會更多,不會停止。中美貿易戰之際,美國拿臺灣當棋子影響賽局,不斷放餌臺灣,然而,臺灣想入隊是要冒風險、付代價的。

  日本方面,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首相安倍為了自身政治利益,更協調秋季後訪問中國。往後大半年,日本對臺灣的態度將受中國大陸影響。

  蔡當局“依美親日”政策,到底能不能獲得實際支援與利益,變數很多,都不能掌握自己手中。蔡英文最近説,臺灣也可以是棋手,恐怕只是空言一句。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