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臺灣夜市又傳宰客新聞 觀光業雪崩還有救嗎?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4月09日 11:09:00A

  臺灣為美食天堂,但卻屢傳坑殺觀光客的消息。日前,有名韓國觀光客到士林夜市購買水果,7袋水果要價1500元(新台幣,下同),業者宣稱其挑選的水果是最高級的、提供現切的服務,再加上將店面的租金列入計算,價格才會較為高昂;但此説法一齣,也紛紛被其他業者打臉,並認為水果仍較其他攤商貴出2至3倍。

  去年,墾丁出現兩盤滷味要價1845元,重創當地觀光,日前也因一碗肉燥幹面及三色拌面,菜色樣式相似,價格卻分別為180元及220元,令人詫異。

  臺灣《新生報》9日社評指出,坑殺觀光客的事件時有所聞,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業者若只一味地追求短暫的利潤,失去的卻是臺灣整體的利益,反而對臺灣造成莫大的傷害。

  當觀光客不再來臺灣遊玩時,重創的將是臺灣旅遊業。看看近來墾丁的觀光人數逐漸下滑,造成當地商家、旅遊業蕭條,就連五天連假,訂房的情況也較往年下滑。為了避免成為下一個觀光重災區,更應自律,把握現在的榮景。

  文章指出,臺當局在努力拯救觀光的同時,身為商家更應秉持良心販賣適當價格的食物、水果,才不致讓臺灣最美的風景-人,成為最可怕的風景,也才能將臺灣美好的人、事、物繼續傳遞下去。

  臺灣《中華日報》9日社論也説,臺灣繼花蓮振興觀光方案之後,臺當局“交通部”日前宣佈給予南、高、屏、澎等縣市補貼,鼓勵旅宿業者提供優惠價格,吸引島內民眾前往旅遊。為了提振觀光景氣,臺當局卯足全力,但成效卻很有限。觀光業者需要的不只金援,更渴望穩定的客源,臺當局必須認清事實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臺灣觀光持續崩盤。

  根據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臺灣2009年開放陸客觀光後,來臺旅客人數不斷飆升,2015年起臺灣更突破千萬人次,大量遊客為臺灣賺進許多觀光財,也帶動相關産業蓬勃發展。

  去年來臺旅客仍穩住千萬人次大關,但去年來臺陸客僅273萬人次,比前年減少78萬人次,減幅達二成二。若以陸客在臺每日消費232美元、平均停留7天計算,估計去年臺灣觀光營收減少了400億元。

  臺灣旅遊觀光景點遊客衰退前十名,墾丁貓鼻頭、太魯閣、中正紀念堂、阿里山、花蓮鯉魚潭、淡水漁人碼頭、日月潭、臺北101觀景臺、故宮博物院等知名景點,幾乎全部入列。由於陸客團銳減,相關旅宿、紀念品、團膳、遊覽車等業者都叫苦連天,有的甚至無法支撐而倒成一片。

  前幾年看好觀光景氣而擴張的觀光旅館,則出現客房營收、平均房價和平均住房率的“三低”警訊,體質不好的旅館業者只好轉讓。某財團原計劃在臺南興建一座350間客房的旅館,最近評估陸客銳減、旅遊市場衰退等因素,決定認賠停損,可謂一葉知秋。

  對於觀光雪崩的説法,臺當局部門則大力澄清,來臺觀光人數因日、韓、東南亞旅客增加,仍呈現成長狀態。蔡當局推“新南向政策”,多少彌補了來臺觀光人次的“量”,但在“質”方面卻乏善可陳。因為東南亞團來臺旅遊,有拿若干補貼,走的是便宜路線,消費能力較低,對臺灣整體觀光的貢獻度並不高。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