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獵雷艦案暫告終 臺媒:“司法”背書將成政治負債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2月14日 08:51:00A

  據臺媒報道,喧騰多時受人矚目的“獵雷艦採購弊案”,在過年前“司法”偵查暫時告終。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灣防務建設本來就有其延續性,假若不同政黨輪替執政,動不動將臺灣防務建設當個麵糰重新捏揉,我們永遠烘烤不出任何成果。假若“司法”背書充滿算計,只是替政務官員開脫責任,但又無勇氣為所應為,最後必然會增加社會懷疑,成為政治負債,從而在未來選舉付出政治代價。

  評論摘編如下:

  喧騰多時受人矚目的“獵雷艦採購弊案”,在過年前“司法”偵查暫時告終,承造廠商因為涉及多項“不法”情事,由檢方斷然起訴,但是當初多項弄得沸沸颺颺的關説與圖利疑雲,檢方卻以查無實據並無“不法”為由加以簽結。

  回顧本案當初曝光時,綠營高層見獵心喜,用來作為攻訐前朝的政治操作口實。但是在諸多證據逐漸曝光後,發現綠營執政後多位官員涉及該案,諸多往來過程確實啟人疑竇,使得點名抹黑立即受到反噬。

  同樣在項目執行付款過程中,亦有諸多違反常情決策。“海軍”為求自保,提出多項曾經徵詢金融主管機關跡證,更讓政治操作空間受到壓縮。最後綠營以快刀斬亂麻策略,由“海軍”各階層涉及業務官員出面硬吞苦果,以行政懲處專業幕僚,作為向社會交代與政治止血的招式。

  如今情勢發展,執政當局算是獲得“司法”背書,諸多涉案官員暫獲解套,但是諸多臺灣防務專業官員當初所受行政懲處,對照起訴書所述觀點,不禁感嘆專業精英要為政治操作陪葬;政務長官視專業幕僚為可犧牲政治籌碼,如何能夠要求下屬全心為臺灣奉獻,而不會産生上下勾心鬥角情勢?

  如今起訴書是讓主政者獲得個説法,但未見得是實際真相,最後還是要經過“司法”審理加以裁判。此與該案最初爆發後,政論界人士各有説法,但從起訴書看來,諸多流言蜚語,其實都站不住腳。

  但是話又要説回來,這份可視為“司法”背書的起訴書,假若其中還有內容未能獲得民眾信服,在社會懷疑下,最後是否會成為執政者的政治負債?會不會最後通過選舉,産生另種形式的政治裁決呢?

  在臺灣社會互信如此薄弱狀況下,政治派系面對相同事實,各自解讀出不同結論,早就是寶島無奈的社會現狀。目前本案起訴只是初步告一段落,日後在審理階段各項“司法”攻防,必然都會隨著政治氣候配合翻騰,所以在社會懷疑下,專業能否獲得尊重,冤屈能否獲得洗清,恐怕都要看未來政治發展而定。

  但最不能被犧牲與忽視的專業,其實是原本建設軍隊目標是否要因噎廢食?從起訴內文看來,臺灣防務採購過程並無不當,整個弊案在於不肖廠商處理資金“違法”,難道就要因此放棄建造獵雷艦,另以其他替代系統或性能提升案應付軍事需求?

  臺灣防務建設本來就有其延續性,假若不同政黨輪替執政,動不動將臺灣防務建設當個麵糰重新捏揉,我們永遠烘烤不出任何成果。假若“司法”背書充滿算計,只是替政務官員開脫責任,但又無勇氣為所應為,最後必然會增加社會懷疑,成為政治負債,從而在未來選舉付出政治代價。

責任編輯:王鑫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