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民進黨剛愎自用 民眾還能忍多久?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1月16日 09:05:00A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以民進黨黨主席身分前往中興新村,為民進黨徵召的南投縣長參選人的造勢活動站臺,在致詞時表示:“一年多來推動年金等改革遭受很多外界的批評,也得罪很多人,但是不能怕批評就什麼都不敢做,不然大家選蔡英文做什麼。”對此,臺灣《中央網路報》16日發表評論説,這樣的談話,簡直是與前臺當局領導人陳水扁在執政遇到批評時的反應:“算我好運選著,無麥安奈”(算我運氣好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如出一轍。

  然而不同的是,陳水扁在擔任臺當局領導人前並未勉勵黨政同仁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自然與蔡英文一再強調謙卑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陳水扁執政時是民進黨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執政,難免在執政上經驗較為欠缺,再加上當時面臨的是“朝小野大”的“立法院”,陳水扁與“行政院”許多的施政未能得到“立法院”的全力支援,更是不能與當今民進黨行政與“立法”全面執政的情況相提並論。

  如今民進黨“立委”席次具有絕對優勢的“立法院”,不僅對於“行政院”所提的“法案”照單全收,有時甚至加碼讓“行政院”的施政彈性更大。將全面執政的局面弄到今日如此難堪的地步,怎麼還好意思高談闊論表示“不能怕批評就什麼都不做”。民進黨不是號稱“是最會溝通的”嗎?為何政策溝通的能力如此薄弱,以致於民眾對於民進黨的施政滿意度屢創新低、不滿意度屢創新高呢?

  若是在臺灣執政的民進黨面對施政滿意度如滑梯式的下降有所反省,進而調整政策方向,相信民眾會給民進黨改善的時間與空間。只是執政黨不作此圖,甚至只想將責任推給“前朝”,否則蔡英文不會表示“執政後遇到很多困境,那是因為以前的當局不敢解決這些問題,一年多的多項改革,遭受很多批評,也得罪很多人,別人不敢做的我們來做,把基礎打好就可以開始建設,會一天一天把房子蓋好。”

  顯然蔡英文忘記了,剛剛曾親自在“勞基法”在短時間內兩度“修法”,造成社會的不安而致歉!如第一次“修法”是為了改革,第二次“修法”的意義又在那裏?難不成是反改革嗎?第二次“修法”顯然是將第一次“修法”所遺留下的許多窒礙難行的“法條”加以導正,只是為何第一次要如此草率?更遑論坊間有評論指出“勞基法二”修是“業者要5毛、當局給1塊”,民進黨如何對得起當初力挺的勞工。

  8名蔡英文辦公室人權諮詢委員對此更聯名投書媒體表示,這次“勞基法”的修訂,不只讓臺灣人民的勞動權利受到侵害,也顯示蔡當局在重大政策上便宜行事、欠缺思慮;這不僅是人權防線的潰敗,也是民主精神的敗壞。投書另指出,“修法”內容包括每月加班時數放寬、縮短輪班休息間隔、放寬“七休一”終止連續勞動規定,以及加班折抵補休比例等規定,對於勞工人權影響甚巨,衝擊勞動人權。

  連蔡英文辦公室所聘任的人權諮詢委員都要跳出來捍衛勞動人權,説明“勞基法二修”,對於勞資關係所産生的衝擊難以言喻。人權咨委指出的三大問題為:第一,“修法”過程草率,缺乏充分評估和參與;第二,勞動力不可儲存,32-1條嚴重損害勞工權益;第三,降低勞動基準,不利産業升級、付出大量社會成本。臺灣社會已經為所謂的改革付出如此大量的成本,民進黨居然還認為不能怕批評就什麼都不做。

  有此反應恐是民進黨認為,面對批評也執意要推動政策,是勇於任事的表現。殊不知未能權衡內外情勢與顧及民意反應的施政,不但非屬勇於任事,反而是亂做一通的剛愎自用。試問民眾還要忍受錯將剛愎自用當成勇於任事的民進黨多久?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