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綠營明年要把馬英九關起來”會成真嗎?
來源:台灣網
2017年12月25日 09:24:00A
臺灣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周錫瑋近日表示,綠營已放出消息,明年一定要讓前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被起訴或被關,以此拉垮國民黨“九合一”選舉選情;等把馬英九羞辱夠了,再將他和陳水扁一起“特赦”。
對此,臺灣《聯合報》23日發表社論説,此話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綠營“關馬”之説從未間斷,卻從未像最近這麼甚囂塵上。包括北檢頻頻釋放“三中案”不利於馬的消息,乃至將時程具體定在“明年”,對照近期的政治氛圍,此事皆不能等閒視之。
社論內容摘編如下:
領導人因貪贓枉法而入獄並不罕見,然而,因貪贓枉法入獄,與因政治鬥爭而“被入獄”,畢竟仍有天壤之別。如果臺灣不想變成政治報復的淵藪,那麼,如何避免使法治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就值得我們嚴重關切。
最近馬英九不滿北檢頻頻向媒體放話,泄漏不利於他的“三中”案情,一怒狀告北檢涉嫌泄密。從隨後北檢發表的聲明,人們才知道,北檢已簽結了馬英九一百六十件刑事案件,另有四件不起訴。這些驚人的數字,北檢是要證明自己辦案“廓然大公”,並無私心;另一方面,大家也看到了綠營恣意利用興訟為手段,對馬英九百般追殺已無所不用其極。
持平而論,臺灣一路走來,民眾的公民素養都有一定的積累。不論政治立場如何,人們對於是非善惡的分辨,也自有獨立的見解。對於涉貪的政治人物,例如前臺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或前“政院秘書長”林益世,一般民眾都會支援嚴辦,追究到底。若馬英九有任何貪瀆自肥的情事,或收取了不義之財,最後遭到定罪,選民也會義無反顧地支援。
社論中又指出,問題是,如果“司法”不是真正純凈而獨立的“司法”,而是遭到政治黑手染指的“司法”,或是甘願承受政治旨意的“司法”;那麼,人們如何知道最後的審判結果,是值得信賴的定音槌?從柯建銘帶有政治恩怨的自訴馬英九教唆泄密、加重誹謗等案,綠營如矢石般發出各種濫訴的政治追殺,不怕浪費“司法”資源,就怕無法困住馬英九。也因此,此刻為何要重啟“三中案”的調查,就是要利用查扣的上百張光碟,加上不斷的政治放話,將馬英九推進貪瀆泥淖。
馬英九在“三中案”中是否涉及“違法”,檢方起訴與否的關鍵,端視是否認定馬英九主導這項交易並指示低價賣出以圖利買方。“就法論法”,檢方主觀認定是一回事,有無客觀事實證明馬英九主導、故意賤賣、圖利對方,又是另一回事。
社論中表示,但是,以北檢最近在新黨青年軍案中的粗糙演出,我們擔心檢方想要“關馬”,可能將力不從心。原因是,作為“司法”人員,光有鋼鐵般的意志及雷霆般的行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專業的素養及獨立的操持,才能完成追求的正義。如果心存私念,意圖迎合上級旨意,或妄想憑空一擊完成個人的政治功績,其後果,則可能留下更多難以收拾的紕漏。
我們關心的,並不是“明年關馬”的傳聞會不會變成事實。我們關心的是,這是一個政治“預言”,或者這是一個政治“意志”,或者這是一個已被關鍵人士共同認知的政治“指令”?更有趣的,是“明年”這個時間點。在民進黨執政不力的情況下,不論是“辦馬”或“關馬”,這個議題只要一發酵,對綠營而言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檢方想要結案,民進黨恐怕未必會同意收手。那麼,背負著“關馬”重擔的北檢,又將如何面對自己的專業?“明年關馬”的預言會不會成真,就看臺灣定力夠不夠。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推薦
-
新黨事件打擊兩岸互信 臺當局陷入三重危機
海峽時評02月27日 -
新黨事件折射兩岸之危 蔡當局應澄清政策立場
海峽時評12月25日 -
民進黨借“轉型正義”搞政治追殺
海峽時評12月22日 -
“綠色恐怖”來臨,臺灣隱憂
海峽時評0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