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蔡英文還剎得住車嗎?

來源:台灣網

2017年12月22日 07:38:00A

  臺灣“檢調”單位日前以證人身分搜索及拘提新黨王炳忠等四位黨員,不僅引起臺灣社會軒然大波,也在海峽形成漣漪。國臺辦發言人指出,“一段時間以來,臺灣當局對‘臺獨’分裂分子袒護和縱容,並採取各種手段對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力量和人士肆意打壓和迫害,我們對此予以嚴正譴責,並密切關注有關事態發展。”大陸《環球時報》社評更主張“大陸應該制裁一批‘臺獨’分子,對其中的罪大惡極者還要治罪,通緝他們,並最終將他們繩之以法。”

  臺灣《中央網路報》22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由於外界質疑這是“綠色恐怖”,而且國臺辦及媒體也表示關切,民進黨透過“立委”段宜康出面澄清:“我可以保證在做這個程式搜索之前,高層是不知道的”。顯然,民進黨也知道不能任事態發展下去,否則後果嚴重,因此想要踩剎車,但現在踩剎車還來得及嗎?

  國臺辦的發言,反映的是不僅僅是對此案的看法而已,而是對蔡英文當局的定性。老實説,段宜康的澄清不管是否為真,都無助於改變大陸對蔡英文當局的看法,因為大陸認知是在一定的氛圍與脈絡下形成的。或許民進黨高層對於搜索及拘提王炳忠等人事前“毫無所悉”,但為什麼臺灣“檢調”單位要在如此敏感的事件上大動干戈,這就與氛圍有關了。

  蔡英文當局在島內執政之後,雖然口説要“維持現狀”,但不論是“去中國化”與整肅國民黨的政策,接二連三,形成了一種氛圍,官員不僅“寧左勿右”,甚至拼命往左衝,以求取陞官之機會。在這種氛圍之下,臺灣“檢調”單位的動作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要提醒蔡當局,所謂的維持現狀不只是“承諾不會改變、善意不會改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而已,對中國大陸來説,“去中國化”以及促進“轉型正義”的做法,都是在破壞現狀。換言之,蔡當局自己認為的“內政”,並不單純是“內政”。臺灣方面陸委會當然可以説“外力的干預或説三道四,是對民主法治的錯誤理解,我們絕不接受”,但陸委會也應該知道,重點不在於干預,而在於認知,以及對兩岸互信的影響。換言之,蔡當局在臺灣內部的作為實際上是加深了中國大陸對民進黨的猜忌,而且每多一分猜忌,互信的建立就困難一分,當然,所謂的現狀也難免有崩潰的一天。

  由目前的情況來看,兩岸關係的未來令人愈來愈悲觀,就如同本報社評多次所言,兩岸向下螺旋發展的速度愈來愈快。對蔡當局來説,這個時候不僅需要踩剎車而已,更需要轉向,否則難免兩岸對撞的危機。兩岸對撞,不是汽車對汽車,而是汽車對火車,身為領導人,豈能明知危險而又要帶著人民冒險呢!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