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快遞要漲價?多家公司宣佈:可能要多花這些錢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28日 14:09:00A

  快遞行業即將進入旺季,業務量會迅速提升,尤其“雙11”期間,業務量有望再創新高。有部分快遞企業日前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從國慶起首先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

  快遞行業將到旺季 多家企業宣佈漲價 

  中通快遞公告稱,從2018年10月1日起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至於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圓通和韻達接著也宣佈,將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上調幅度均為0.5元/件。

  從年初至今,韻達、申通以及圓通的單票收入,都較年初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快遞員坦言,國慶和“雙十一”即將到來,調高價格體現市場規律,去年同期也是這樣操作。

  某快遞公司派送員:太便宜的服務品質肯定沒有那麼好,提價派件肯定更快,我們是按件算收入的,現在派一件是兩塊錢,如果變成四塊,我們肯定“出力”派。

  而申通以及順豐均表示,國慶和“雙十一”期間都不會調價,但快件到達時間很有可能稍有延遲。 有快遞業負責人透露,未來快遞價格政策將更加靈活,通過價格手段調整旺季貨物結構,引導網點攬貨輕量化,優選盈利能力較強的小件包裹,將貨量控制在網路可控範圍內,保證服務品質,留住客源。

  快遞漲價誰買單? 

  據了解,這次漲價主要是快遞企業給末端配送網點快遞員派送費的上調,暫時還不是面向消費者漲價。

  所謂的派送費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由發件網點付給總部,再由總部轉移給派件網點。而消費者一般看到的快遞價格,並不是由總部制定,而是各個地方加盟網點自行確定。

  雖然中通、韻達、圓通的派送費上漲是快遞公司內部費用的漲價,但業內人士認為上漲部分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

  為何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上漲? 

  “先行在上海探索派費上調,是穩住大本營市場。”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上海是快遞業務量僅次於廣州的國內第二大快遞城市,也是通達係企業總部所在地,同時通達係在上海網路基本被直營化,利於調費政策的執行。

  快遞漲價為哪般? 

  對於這一現象,快遞專家、雙壹諮詢創始人龔福照解釋稱,目前快遞業嚴重依賴電商件,電商是靠規模獲取利潤的,對快遞價格十分敏感。在電商增長放緩的趨勢下,快遞企業的利潤會被持續擠壓,快遞企業漲價十分困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 楊達卿:快遞利潤已經被人力、物料、運營、車輛等成本削薄,一些區域的網點陷入零利潤狀態,快遞費上漲是趨勢。

  通過旺季上漲派費的手段,能夠幫助網點篩選優質客戶,並將旺季業務量控制在最經濟業務量區間,真正提高旺季網路的賺錢能力。

  “雙11”將至快遞業再度調價 釋放三大信號 

  信號一:快遞業淡旺季價格波動漸趨明顯 

  快遞公司為何在十一期間調價?提價控量是主要考慮。申萬宏源的報告指出,每年四季度是快遞業生産旺季,但單票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差的。以韻達為例,去年二季度的單件凈利潤為0.39元,到了四季度卻降至0.27元。為破解“旺季流汗不賺錢”的尷尬,快遞公司傾向於用價格篩選優質客戶,把旺季業務量控制在最經濟的區間。

  快遞公司人士:本質上,快遞與民航、旅遊等服務業一樣,業務有淡旺季,價格也應該有淡旺季。從2013年開始,部分快遞公司總部就在探索用調整內部費用的方式,引導加盟網點進行價格浮動。現在看,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針對“費用調上來、還會不會調下去”的問題,中通回復稱:“快遞企業已開始實踐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動態價格機制。旺季之後的價格,將根據市場變化具體情況來制定。”

  信號二:快遞“價格戰”並未終結 

  快遞價格的調整,引起電商賣家和消費者廣泛關注。

  2017年10月,中通和韻達在行業內率先提價。到了今年,宣佈派費調整的快遞企業擴大到了整個“通達係”。快遞“價格戰”是不是走到盡頭了?這是不少人的疑問。

  其實,就加盟制快遞而言,從總部費用的調整,到網點價格的浮動,中間還有一個傳導過程。記者諮詢上海徐匯區的一家韻達網點,對方表示:“現在價格還未作調整。上海發往北京的快遞,首重還是12元/千克。”

  相比普通散客,對快遞調價更為敏感的是電商賣家。在廣東、浙江義烏等競爭最激烈的區域,電商快件的價格持續走低,快遞網點稍微經營不善就會滑向虧損。

  由此來看,每件快遞漲個三五角,對普通消費者影響不大,對電商賣家來説漲幅卻很明顯。“儘管總部説要調價,但對電商賣家等大客戶,網點還不敢輕易提價,一提就容易流失客戶。”一家中通網點表示。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方璽:旺季的調價,並沒有改變整個快遞業競爭激烈的態勢。比如在同城快遞市場,隨著大量新玩家的進入,價格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

  信號三:服務品質和網路穩定成為關注焦點 

  快遞能不能及時到、包裝有沒有破損、個人資訊有沒有洩露——除了快遞價格,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快遞業的服務品質。

  雙壹諮詢的報告指出:

  2016年以前,各家快遞企業紛紛標榜自己“雙11”業務量完成多少,行業排名第幾。但2016年後,行業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網點穩定性和旺季服務品質,這才是最本質的東西。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8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173.3點,同比提高37.2%。其中服務品質指數為252.5,同比提高82%。服務品質指數連續5個月增速超過規模指數,成為快遞發展指數提升的重要原因。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方璽:雖然“雙11”快遞業務量屢創新高,但一個可喜的變化是,通過與主要電商平臺的溝通協調,以及自動分揀、無人倉等新技術的運用,中國快遞業基本消除了旺季爆倉的風險。中通快遞小哥 趙青松:我們現在送一份快遞,派費是1.5元。希望旺季派費調整後,能體現到我們的收入中去。

  方璽認為,持續提升快遞服務品質,一方面要求快遞公司總部把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向一線快遞員和網點傾斜。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嘗試新模式、新業態,比如在快遞服務的老大難末端配送方面,通過發展共同配送、智慧快遞櫃等方式,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

責任編輯:李奕均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