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兩岸(昆山)産業合作論壇閉幕 達成四項共識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5月28日 22:25:00A

  

昆山産業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發佈論壇共識。(台灣網 汪明珠 攝)

  台灣網5月28日昆山訊(記者 汪明珠)“分享新機遇 共謀新發展”兩岸(昆山)産業合作論壇28日閉幕並達成四項共識。

  針對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兩岸關係狀況,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在論壇上就如何貫徹落實“31條措施”促進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進一步加強兩岸産業,尤其是高科技産業的合作;如何繼續完善和豐富昆山作為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的功能,推動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昆山産業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表示,本次論壇是在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大陸各地正積極貫徹落實“31條措施”的背景下舉行,對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殷存毅並授權發佈關於兩岸(昆山)産業合作論壇四項共識,具體內容如下:

  一、兩岸産業合作前景廣闊。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産業合作具有廣闊前景。大陸市場空間廣,發展潛力大。在大陸進一步地深化改革和開放以及新技術的催生下,兩岸的産業合作迎來了更多新機遇。基於“兩岸一家親”理念,大陸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加快提供同等待遇。大陸各級政府始終不遺餘力支援和幫助臺商發展,這些都為兩岸産業合作的廣闊前景奠定了紮實基礎。

  二、兩岸産業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兩岸是命運共同體,面對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兩岸應當加強攜手合作。歷史的經驗表明,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下,臺灣地區從來都是難以倖免的,因為能力和市場規模等先天不足。大陸有堅強的意志和堅實的能力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兩岸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通過兩岸産業進一步地合作,臺灣業界可以分享大陸對經濟權益保護的能力及資源,並通過合作共同提升産業技術水準,完善産業發展模式,增強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積極有效地貫徹落實“31條措施”。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充分彰顯了讓臺灣同胞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核心內涵,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落實,受到兩岸各界高度的關注和臺胞、臺企的廣泛好評。“31條措施”能否達到預期的積極效果,關鍵要認真貫徹落實,並且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做出必要的相應調整和進一步地完善。

  四、繼續完善和豐富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區的功能。得益於昆山試驗區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昆臺産業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兩岸重大項目合作和金融改革創新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力促進了臺資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紮根發展。同時為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積累了經驗,起到了先行先試的作用。希望昆山試驗區在現有基礎上再出發、再探索,切實為深化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做出新貢獻。昆臺産業合作需要拓展新領域,豐富新內涵。首先,擴大和加強兩岸教育和研發的合作,發展為支援産業轉型升級的生産性服務業;其次,充分利用區塊鏈金融等新型金融技術及産業形態,強化支援産業轉型升級的金融産業基礎;再次,為營造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需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這些都是昆山進一步深化兩岸産業合作的方向。(完)

責任編輯:扶海濤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