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4月16日 17:15:00A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2018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開幕(台灣網 汪明珠 攝) 

  台灣網4月16日訊 (記者 汪明珠)4月15日上午8時,由中國田徑協會、昆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鳴槍開跑,來自海峽兩岸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6000名選手共同參賽。最終,來自蘇州的蘭基勇和來自臺北的李智群、陳秉豐分別獲得全程馬拉松的前三名。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2018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鳴槍開跑(台灣網 汪明珠 攝)

  2018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是在“31條”措施(即《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臺的大背景下舉辦的一項重要體育賽事,是昆山貫徹落實“31條”措施的有力舉措,規模大、參與人數多、開放程度高。整個比賽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總定位,賽事中融入了大量的臺灣元素。不僅有200多名來自臺灣地區的選手,還有穿著臺灣民族服飾的沿途加油團、電音三太子和崑曲的聯袂表演;就連沿途賽道補給也有臺灣特色零食鳳梨酥、太陽餅、方塊酥等;選手的完賽補給則是臺灣美食滷肉飯和珍珠奶茶。賽前在昆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昆馬”運動博覽會和嘉年華還展示了臺灣美食、文創、媽祖文化等,讓所有選手都能感受到馬拉松賽的熱烈氛圍和兩岸文化的交融。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天后宮慧聚寺電音三太子與觀眾合影留念(台灣網 汪明珠 攝)

  “昆馬”是中國田協官方認證的A級賽事,分為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賽道沿途可以領略昆山當代昆劇院、森林公園、體育中心、慧聚寺等重要景點和建築的風貌。慧聚寺,不僅是華東地區首個純“閩臺”風格的寺廟建築群,也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這裡有慧聚文化廣場、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中心、媽祖文化主題公園以及兩岸風情街,已成為兩岸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寶貴財富。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穿著臺灣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台灣網 汪明珠 攝)

  全程馬拉松第二名獲得者李智群到達終點後,第一時間向賽道四週的工作人員及觀眾深深鞠躬。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解釋,自己是以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向活動主辦方、組織者,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加油觀眾表示感謝。陳秉豐説:“這次的馬拉松賽事活動中融入的大量臺灣元素,自己覺得很有熟悉感,親切感。氣候涼爽、賽道也很平坦,很適合裏路跑。來這裡參加比賽可以和大陸的選手共同參賽、互相競爭、交流心得,有助於自己進步。”兩名臺灣選手認為,臺灣選手應該多出來走走看看,非常推薦他們來大陸參加此類活動。二人表示以後如果有機會,還會繼續報名參賽。

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以賽會友 感受臺灣元素與美麗昆山

  2018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全程馬拉松賽前三名獲獎者領獎(台灣網 汪明珠 攝)

  以2小時37分55秒的成績摘得男子全程馬拉松冠軍的蘇州選手蘭基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這次的賽道的沿途風景很美,在40多公里的奔跑的過程欣賞昆山建築、感受人文風情,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為護航此次馬拉松賽,昆山紮實做好資訊發佈、安保、交通及醫療保障等各項服務工作。賽前對賽道線路進行多次勘察優化;製作發放告市民書和市民宣傳手冊50萬份,調配監護型救護車27輛,配備賽道醫護及第三方救援人員380余名,落實定點醫院3家及應急預留醫院2家。此外,賽事還配備1400余名經過多輪培訓的志願者隊伍,為整場比賽提供週到細緻的服務,實現賽事的圓滿落幕。(完)

責任編輯:何建峰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