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31條在淮安]江蘇淮安四個“走在前” 加快落實“惠臺31條”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6月06日 08:58:00A

  中國臺灣6月6日淮安訊 “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臺以來,江蘇省淮安市高度重視,多次聯合涉臺部門開展座談,積極推動惠臺政策落地,圍繞四個“走在前”的工作目標,努力為臺商來淮投資興業提供最優惠的政策,營造最優質環境。

  一是促進産業合作走在前,讓臺企“愛拼就能贏”。實施“一引二重三同等”政策,“一引”,即設立1000萬元的産業引導資金,支援臺企參與我市“一區兩帶”建設,投資相關産業。“二重”,一是重補,對在淮設立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或功能性機構的臺企在用地、用房、稅收等方面予以重補,對臺企科技研發進行重補,對臺企參加各級各類展會的予以重補。二是重獎,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優秀新産品獎、專利優秀獎、品質獎及創立自主品牌的臺企,予以重獎。“三同等”,即臺企與內資企業同等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同等參與政府採購,同等享受金融幫扶。

  二是幫扶臺青創業走在前,讓他們“好夢能成真”。以“七個一律”幫扶臺灣青年在淮創業,即臺灣青年開辦小微企業,一律開闢“綠色通道”,一律提供一次性開業補貼,一律按下限收取行政事業性費用,一律給予免費創業培訓,一律給予稅收優惠,一律開放全市公共服務平臺、科技研發平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一律給予一定的房屋租金補貼。

  三是打造臺智高地走在前,讓臺灣人才“金子能發光”。在我市自主申報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的臺灣專業人才,分別按創業類50萬元、創新類20萬元給予企業資金資助。對入選“蘇北計劃”“淮上英才計劃”的臺灣人才按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職稱8萬元、碩士研究生或副高職稱5萬元、本科生4萬元的標準發放資助資金。符合《淮安市“名校優生”引才工程實施辦法(暫行)》的,按博士研究生4萬元、碩士研究生2萬元、本科生1萬元的標準享受一次性就業補貼。符合條件的臺灣人才,同等享受我市人才購房補貼、人才公寓、人才培訓、租房補貼、健康體檢、療養等服務待遇。

  四是優化臺商服務走在前,讓臺商臺胞“生活真好康”。建立臺商激勵制度,市政府設立“安瀾獎”,專門獎勵為淮安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臺商臺胞。進一步完善101服務體系,樹立24小時全天候“臺商服務店小二”形象,為每個企業建立一個專業幫辦團隊、一個法律服務團隊、一個101%服務線上系統、一個服務監督網路,為臺商臺胞開闢子女入學、辦證、就醫、購房等“綠色通道”。(台灣網淮安市臺辦通訊員 陳春曉)

責任編輯:韓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