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曼玉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名叫《畫出彩虹》。那是一部愛情片,由張曼玉、黃造時、關禮傑、詹秉熙四人主演。張曼玉此時演技雖嫩,但挾選美獲勝之餘威,一上熒屏就獲得了可觀的收視率。成龍的父親陳志能當時曾大膽預言:“此人終有一天會成為影后!”
1984年,張曼玉越來越走紅。無線電視豈能坐失良機,立即推出她和梁朝偉、任達華、曾華倩等一流演員同拍的電視劇《新紮師兄》。該劇題材新穎、故事離奇,在香港獲得極高的收視率。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各國都爭相到香港購買播放權。經過幾個回合,張曼玉開始大紅大紫了,又接連主演了《豪門恩怨》、《武林世家》等電視劇。在此期間,她的演技雖尚顯稚嫩和缺乏深度,卻獨有一股清純爽朗、嬌憨可愛的氣質,頗為不同年齡和職業的觀眾所喜愛。
張曼玉通過拍電視劇走紅了,但這並不是她最想要的。她想去做一些更有挑戰意義的事情。那,就是拍電影。
張曼玉主演的電視劇《新紮師兄》收視率很高,但在那個階段,她所演的角色集中于搞笑和淑女兩種角色,因此即使知名度不斷攀升,仍落了個“花瓶”的封號。為改變自己的形象,她決定將主力放到大銀幕上。
張曼玉很幸運。電視劇《畫出彩虹》播出後,香港有名的邵氏影片公司導演王晶決定起用她拍電影。
王晶是香港無根文化土壤中最成功的商業電影導演,代表作有《賭神》、《鹿鼎記》、《新少林五祖》。王晶電影以喜劇搞笑見長。他的影片內容無非就是黑社會、搞笑、色情、恐怖、賭博幾種題材,但卻牢牢地抓住了大眾的胃口。他認為電影要關注市場,而且要適應市場。王晶在從影二十年的時間裏完成了近百部電影,創下數億港幣的票房。這在華語影壇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雖然其作品一直與藝術無緣,“濫俗痞”是其代名詞,但在香港電影低谷的時期,只有王晶的電影能收回投資卻是不爭的事實。
1984年,王晶執導的電影《青蛙王子》選用了張曼玉,同時參加該片演出的還有林子祥、鐘鎮濤、鐘楚紅、關之琳等人。林子祥、鐘鎮濤、鐘楚紅當時早已經名揚港臺。關之琳比張曼玉大兩歲,進入影視圈也比張曼玉早兩年,兩人都是以拍廣告片開始,而關之琳卻因一兩部廣告片而迅速走紅。當他們一起合拍《青蛙王子》時,關之琳已經拍過好幾部影片,星相已露。但張曼玉有著自己的優勢,她的扮相甜美活潑,生動可愛。
“王晶給我很深的印象。我拍第一部戲《青蛙王子》時,有一點相信沒有人會猜到:我在他面前會很放膽地説出心裏話。雖然他拍的戲比較粗俗,但他的分析能力相當強,而且很多時候都正確。”
《青蛙王子》群星聯袂,帥哥美女雲集,花枝蝶影,上映後獲得好評,票房收入達1500萬港幣,被評為香港十大最賣座影片。張曼玉第一炮打響了。
同一年,她又接著拍攝了《緣分》。
由導演黃秦泰執導的《緣分》描寫的是一名農村姑娘進城尋找負心的未婚夫時,與一個汽車司機産生戀情的故事。在影片中,張曼玉跟張國榮搭檔,把少女的焦慮、喜悅和無奈的複雜感情刻畫得真實可信,她也因此被譽為“最有前途的女星”。由於該片故事引人入勝,導演水準也高,因此上映後很叫座,票房收入又獲得1500萬元。
當時的張曼玉雖然還談不上有什麼演技,但她憑著自己在《緣分》中毫不矯揉造作的表演榮獲了頗有預見性的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有前途新人獎”。
很難講張曼玉是不是繆斯女神鍾愛的幼女,但與眾多跌爬滾打上來的藝人相比,她從影的經歷的確平坦幸運。“大概是時代的關係,我入電影圈的時候還是流行許冠文的大片,什麼‘人打人’、‘鬼打鬼’等類型的戲。對我來説,當時拍電影只是個遊戲,我對它一無所知。我的機遇在於我出現在人們正尋找新面孔的特別時刻,在行業正繁榮時刻。” (文章摘自《張曼玉畫傳》)
(來源:新浪讀書)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