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天 氣   
字號:
網路文學:已漸成出版"主流"?

  時間:2007-07-26 09:51    來源:     
 
 

  “網路文學已經突破了網路局限,與傳統媒體多方合作,通過各種渠道為網路寫手推薦作品出版、改編,在網路文學與傳統出版、周邊産業開發之間,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産業鏈。”這是7月5日,在新浪網主辦的第四屆原創文學大賽奇幻武俠獎及都市言情獎頒獎典禮上記者的強烈感受。

  網路原創:風生水起

  在第四屆原創文學大賽上,奇幻武俠小説《朱雀記》脫穎而出,受到評委一致好評,一舉奪得奇幻武俠獎金獎及最佳創意獎;趙洛瑤則憑《夏玄雪》奪得都市言情類金獎。

  金獎作品《朱雀記》獲獎後,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市場效果良好。獲都市言情類金獎的《夏玄雪》參加新浪原創文學大賽以來,受到了網民的廣泛支援,該書也由花山文藝社出版,首印數即達50萬冊。

  當眾多傳統出版業的編輯們還在每週開一次例會,通過網路和那些傳統作家們絞盡腦汁進行選題策劃時;當出版界的編輯們眼睛還在盯著余華、池莉們的時候,網路文學已經異軍突起。

  網路作家蕭鼎的《誅仙》銷售近200萬冊。而目前類似蕭鼎這樣的網路作家越來越多。一些網路作品一開機就是3~5萬冊;網路言情作家明曉溪的簽約身價,據説已達200萬人民幣。

  與此同時,非文學的網路原創作品,成績也很是亮眼。《明朝那些事兒》這本純粹在網上火起來的作品,至今仍是各大暢銷書榜的座上客。

  網路優勢:自下而上

  網路文學如此受追捧,與其自下而上的優勢有很大關係。按照過去的模式,出版的選擇權掌握在出版社的編輯手中。憑著專業素養或直覺,他們判斷一份書稿、一個作家是否有市場價值,而後出版。那些有心從事寫作的人,必須通過投稿,逐漸被編輯認可,慢慢完成從文學青年向作家的轉變。

  網路文學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網路已經超過了傳統媒體而成為目前文學作品的主要發表通道。傳統出版中由於存在著投稿、審稿、編輯修改等諸多環節,使得整個過程變得相當冗長。而網路則相對要簡單得多,只要寫手肯堅持在網上發表,就會有讀者追捧。由於網路是一種互動媒體,因此讀者的支援反過來也會進一步加強寫手的創作熱情。所以,目前越來越多的文學愛好者開始選擇使用網路作為自己發表作品的基本通道。

  中國內地的文學網站,最初誕生於1997年,伴隨網際網路用戶的普及,已從當年的網上閱讀書庫發展到原創文學網站。目前最為流行的是原創作品,其中熱門的原創文學網站新浪、起點日瀏覽量約在數千萬人次。根據國內相關機構的統計,目前國內原創文學網站每個月平均新增加的作品就有上萬部。而這是傳統出版所遠遠無法完成的目標。

  在這場自下而上的網路文學狂歡中,大多數網路作家擺脫了傳統的羈絆,其作品呈現出個性化、私密性、開放性的狀態。有專家稱,這些特徵正是這個時代的精神表現。

  出版社:主動介入

  對待網路原創作品,不同出版社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當多數出版社還在觀望、猶豫的時候,一批有先覺意識的出版社,已經成功試水。

  2003年,花山文藝社在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出版特色時,將圖文類、動漫類、美術類、學生課外讀物等列為主要出版方向。在2005~2006年,花山文藝社迅速介入網路原創作品的出版,使其2006年在全國文藝出版社排名大幅提升。

  在第四屆新浪原創大賽頒獎會上,記者了解到,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的江蘇美術出版社也將深度介入網路原創、青春讀物的出版。

  這次大賽最有分量的作品。《青春的手槍》,作品還沒獲獎,已有多家出版社拋來橄欖枝。最終,江蘇美術社拔得頭籌。

  江蘇美術社社長顧華明對此躊躇滿志。他介紹,介入網路原創、青春讀物是江蘇美術社總體規劃中的亮點。在“十一五”期間,該社的總體目標是以“一點兩翼”為主體架構,即以東方藝術為核心點,以“大視覺藝術”品牌圖書和青少年讀物為兩翼齊飛,實施圖書、媒體與實業相結合的“同心圓”産業發展模式,重點打造青春文學、卡通動漫和視覺文化産品集群。

  據了解,在青春文學這一塊,江蘇美術社的介入方式是強強聯合,與新浪、起點等著名網站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推優秀作品,並力爭實現出版、網路、媒體、影視的橫向産業聯合。 和穎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編輯:大徐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