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天 氣   
字號:
陜西年代最久遠彩繪泥塑群獲“數字化”保存

  時間:2007-06-04 15:08    來源:     
 
 

  中新社西安六月三日電(記者 冽瑋) 記者從陜西省文物部門獲悉,中美文物保護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專家首次成功運用高精度三維掃描技術,為藍田水陸庵古代彩繪泥塑群製作了數字化圖像。據了解,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中國文物的保護、研究、管理和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水陸庵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城東十公里的普華鎮王順山下,是在唐代悟真寺水陸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明嘉靖四十二年(西元一五六三年)至明隆慶元年(西元一五六七年)修建,殿內十三面墻壁上精雕細塑著大量泥制彩繪塑像、壁塑、懸塑,總計三千多尊,其造型、身姿、表情、服飾等繁複各異。是陜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繪泥塑群,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和佛教研究價值。

  據介紹,由於水陸庵彩繪泥塑群是用泥土等材料雕塑並插懸在泥土墻上,嚴重的風化侵蝕、屋面滲漏、顏色蛻變等自然災害威脅著文物的存續安全,面臨保護和永久保存的難題。

  從二00四年開始,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與美國西北大學合作進行“三維掃描及數字化圖像製作技術”的使用,通過“虛擬漫遊技術”的拍攝製作三百六十度虛擬漫遊,令人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其精細處可以觀察到塑像每一毫米範圍內曲線、棱角的細微變化。同時,專家還完成了古建築三維測量等的掃描製作,使這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各種大量數據得以存儲。

  目前,該成果已通過驗收,美方正式移交給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完)

  (來源:中新網)

 編輯:姍倪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