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香港市民的文化招牌
對訪港遊客來説,要領略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方式有很多。不過,其中最具風味的,莫如花半個小時,享受一下港式茶餐廳文化。
以獨具風味自家研製的咖啡及奶茶作主打,再配合其他冷熱飲品,當中又以刨冰類最受歡迎,其中“紅豆冰”、“鳳梨冰”,更是盛暑時候的熱賣小品。
茶餐廳已成為香港招牌,最偉大發明是聞名中外的“絲襪奶茶”。港式奶茶或凍鴛鴦(新興奶茶混咖啡),又香又滑,依然是香港人最常叫的飲料。
小吃方面,亦是從西方演變過來。不少傳統茶餐廳,都具備自己的麵包工場,製作各款鹹甜麵包糕餅,于早餐及下午茶時段推出,其中以“鳳梨包”、“雞尾包”、“腿蛋包”、“蛋撻”及“紙包蛋糕”最受青睞,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到其心愛的茶餐廳享受一番。
一間具規模的茶餐廳,必然具備“粥”、“粉”、“面”、“飯”四類食物以饗食客。“粥”,貴乎其綿綿之“粥底”,“粉”則以家傳戶曉之“幹炒牛河”為代表,特別注意其“鑊氣”,“面”則以傳統之粵式“雲吞面”、“牛腩面”及潮州“魚蛋面”為代表。至於“飯”,一般以“中飯西吃”的“碟頭飯”配例湯最受歡迎。具備粥粉面飯,食客就不愁沒有選擇了。
香港,最富當地特色的當然是港式茶餐廳,它是感受地道的港式市民文化的絕佳地。銅鑼灣的渣甸坊、時代廣場、利舞臺廣場、百德新街等地方就集中了不少這樣的茶餐廳。(王春岩)
嘆早茶:在悠閒中品味人生滋味
香港的早茶,其實是一頓豐盛的早餐,遠勝過內地匆忙、簡易的早飯。香港人喜歡“嘆早茶”,一壺靚茶,幾籠精緻巧手的粵式點心,一頓早餐吃的如此愜意,難怪“港式飲茶”一直聲名在外。
早年上海人認識港式和粵式飲食文化是從喝早茶開始的,幾輛放食品的小推車被上百人招呼著,便覺得這是吃早餐最熱鬧的地方。到了香港之後方知此乃“小巫”。香港大一點的酒樓食肆,上百道點心,數百位食客會聚一堂不足為奇。不論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喝早茶成為香港一個很獨特的文化現象。
在香港,所謂喝早茶,其實就是吃早點,當然也有茶水。喝早茶,可以在路邊的小攤,也可以上茶餐廳。燒賣、包子、雲吞(餛飩)、麵條,中式的早點品種一應俱全,還有各色的小吃,如雞翅、雞爪、肉丸、魚蛋、海鮮等。
喝早茶,講究的是悠閒、雅致,是品味、是感覺,當然也是交流,所以需要趕時間的人就別去摻和了。
説是早茶,其實時間不需要起大早,八九點開始也可,甚至十點也無妨。(童哲)
微觀香港——茶餐廳咏嘆調
香港普通市民,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在寫作課上佈置同學寫題為《茶餐廳》的作文,參考範文,是顏純鉤先生的《茶餐廳咏嘆調》。
相信像顏先生這樣一位在內地經歷過上山下鄉、文革後移居香港的人,熟睹炎涼,對香港的觀察獨具只眼。“我思疑茶餐廳是中式大排擋和西式餐廳雜交後生出來的一個畸零兒,粗頭亂服的村婦,與西裝革履的紳士,一夜風流後不小心留下的孽種。雖然身世不幸,但在香港這塊風水寶地上,天生天養,山水鐘靈秀,到底出落成一個貌不驚人卻命硬身強的獨立人,多年來沒有安全感的生存環境,磨練出善於自我調節的本事,慣於逆來順受,見風使舵,有讓人喜歡的隨和……”他是在寫茶餐廳嗎?
香港的茶餐廳,和移植到北京王府井東方廣場的那間商務人士雲集的“茶餐廳”大相徑庭。它是道地的香港景致(最近有政黨建議將“港式茶餐廳文化”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顏純鉤寫的茶餐廳裏,有“牛記笠記”(穿牛仔褲和T恤衫的人),販夫走卒,白頭髮的看更,提籃買菜的阿嬸,上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白領女孩,遊手好閒自稱有背景的染發小子,放學後來吃點心的中學生,晚起的性工作者,還有——
傍晚從寫字樓下班的小倆口,叫兩個套餐,搭配著吃,互相夾菜,邊吃還能邊互送默默含情的眼波,吃完了去傢俬店轉一圈,或看一場電影,日子平淡而滿足。……
吧臺上水沾著落單紙,正在衝奶茶的吹著口哨,是《我的祖國》優美雄壯的旋律,一聽就知道又是新移民一個。……
課上的同學,也給了我形形色色的茶餐廳風俗畫。我最喜歡的一篇,寫的是在賽馬日變成“馬迷必爭之地”的茶餐廳。“馬迷食飽飯,博殺時候到了”,他們深深呼吸,雙目凝視茶餐廳的電漿大電視——
開跑了……餐廳靜得出奇。吃飯的停了手,夥計也慢下來,人人都好像生怕大聲一點會嚇驚在遠方的一眾名駒。……三數分鐘的賽程,時間靜止,空氣停頓。過終點了,有人飲得杯奶茶落,有人心情苦過齋啡,酸過無糖檸茶。平靜的時光到此為止,粗口開始橫飛……
“馬照跑”是此間一景,“舞照跳”卻早已不應算香港特色。而這兩句,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香港人生活的全部,不知“營營役役”才是普通香港人的真實寫照。(錢鋼)
(來源:台灣網綜合)
編輯:姍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