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天 氣   
字號:
客家民間醫藥衛生習俗

  時間:2006-01-21 14:45    來源:     
 
 

  客家民間醫藥是中原南遷的客家人在千餘年輾轉遷徙中,保留中原古風及吸收各地民間醫藥和保健之精華,而形成的具有獨創性的、簡便易行的民間醫藥。

  客家民間的一些看起來迷信的,荒誕的療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捉四眼”實際上用了推拿療法。飲食療養是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種病症都有其不同的飲食需要,以利於疾病的痊癒。如風寒外感,宜用辛溫的生薑以助發散表邪。
  客家民間一些有價值的中醫孤本、善本古籍,包括中醫理論和臨證各科,以及本草,方劑,醫史,醫案,醫話等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發掘。

一、衛生習俗
  驚蟄日,大地回暖,蟲蟻孳生。客家民眾家家墻角撒石灰,以防蟲蟻。煮毛芋子,炒黃豆,象徵煮老鼠、炒蟲子。

  端午節,百蟲活躍。人人喝少許雄黃酒以辟毒,戶戶居室四週噴灑雄黃酒,門楣懸挂菖蒲、葛藤、艾葉以辟邪。用草藥組成的“藥把”煎湯洗浴以健身。

  入伏日,家家吃“仙人凍”,以清熱解暑。

  客家民眾逢年節喜慶皆洗掃一番,尤其臘月二十三日,“安家神”,“貼灶馬”,居室,灶臺,門前屋後大洗大掃,做到“六面光”,喜迎春節。

二、醫療保健
  ①食療:客家民眾講究食物性能,並略懂些中醫常識。諸如:雞蛋滋補,鴨蛋性涼,母雞、母鴨瀉火,公雞、胡鴨性燥等等。
  ②中草藥應用:中草藥的應用家喻戶曉,端午節前後,農村集鎮、縣城大街小巷中草藥籃擔成市。民眾多購備中草藥以防病治病,方便親鄰。
  ③常用偏方:如感冒,可用“一枝黃花30克,水煎服。治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及酒後傷風”,咳嗽可用“大蒜30克,水煎加白糖調服;治咳嗽痰多,亦治百日咳”等。
 
  
 

  你好臺灣網 

                           編輯:芳漪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