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週知,客家民間開業、動土、上樑及許多婚慶喪事,都注重擇個良時吉日以圖吉利。擇日必須結合主人及其子孫誕辰年月,由擇日先生擇選良時吉日。然而有時因各種原因,難以擇日,就可選擇“天赦”日動土、祭祀、結社等“天赦”日內舉辦任何活動無禁忌,可算為吉日。據稱一年之內“天赦”日只有四天,即春季逢“戊寅”日,夏季逢“甲午”日,秋季逢“戊申”日,冬季逢“甲子”日。除“天赦”日外,每年農曆八月初一也算得上是一個大吉日子。 農曆八月初一,正是秋高氣爽、民間辦喜事好季節。在客家地區長汀一帶,民間習慣於這日舉行建房動土、打窯動工、上樑獻架、求親訂婚、進山打土、修墳建冢、整治環境、定做棺木及縫製老人“壽衣”等事項。尤其在這日興工動土最為吉利,因為民間把大地比為“土倉”,因此,這日動土俗稱為“開土倉”。農家可在八月初一開始挖芋子,並做成芋子米反用於供奉天地及祖宗,以最古樸的方式慶祝豐年。同時,于八月初一這日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後進行清草除雜,驅蚊滅蟲,集中開展環境整治意為“保潔、保吉、保平安”。此外,老人“壽衣”製成後,用大紅紙包好,縫衣師傅還會説句如“八月初一做壽衣,祈佑強身又健體”等吉利話,以此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芳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