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照片 |
作家簡介 |
作家年表 |
作家書目 |
品評作家 |
評論彙編 |
一、照片
二、簡介
陳映真,又名許南村,本名陳永善。臺灣省臺北縣鶯歌鎮人,祖籍福建安溪,1937年10月6日生於苗栗縣竹南一個篤信宗教的知識分子家庭。
省立成功中學、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曾任中學英文教師、外商公司職員,並參與“文學季刊”的創辦。1985年,他的養父去世,家道遽爾中落。中落的悲哀,使在他容易感傷的青少年時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記。1968年,正當陳映真接受一個“國際寫作計劃”的邀請動身赴美時,以“閱讀毛澤東、魯迅的著作”、“為共産主義宣傳”的罪名被逮捕,判刑七年。
在獄中,陳映真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出獄後,陳映真堅定地走上了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道路,堅持“建立民族風格,勇敢反映現實,為民眾服務,推動歷史前進”的創作方向。
1977年,圍繞鄉土文學問題展開一場大論戰,陳映真堅定地投入了維護鄉土文學的論爭,先後發表了《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土文學”的盲點》的文章,有力地反擊了御用文人對鄉土文學的圍剿,鞏固了鄉土文學的陣地。八○年代參與“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的編務。在鄉土文學論戰的高潮,徐復觀先生曾公開讚許他為“海峽兩岸第一人”。1983年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邀請前往訪問,1985年11月,創辦了“人間”雜誌,1989年七月成立人間出版社,現該出版發行人。
陳映真的創作生涯可分三階段,最早期時的小説從1959到1965年,多為充滿憂鬱、苦悶的作品,表現在幾個自傳性的主題:貧困環境的悲情與苦悶心緒、對故鄉的離棄、與殘敗晦暗的市鎮,此時期的代表作為“我的弟弟康雄”、“家”、“鄉村的教師”;其後則以理性的凝視代替感性的排拒,作品發表在《現代文學》。受到當時“西化”狂潮的影響,將早期抒情風格納入現代主義的象徵架構中,以寬廣的角度處理臺灣問題,表現在:“大陸人在臺灣”的主題,代表作有“將軍族”;“知識分子的失落感”,代表作有“一綠色之候鳥”。而後陳映真的作品轉為理性的反省這時期的作品發表在《文學季刊》中。文字開始轉為清晰明朗,風格從“象徵”走向“寫實”,開始批判六○年代趕流行的知識分子之淺俗孤絕。這時期的代表作有“唐倩的喜劇”等。
近期的陳映真,則主要探討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的侵略,以鮮明的意象描畫第三世界民眾的心靈污染、扭曲、頹廢,甚或抗拒與掙扎,如《夜行貨車》、《上班族的第一日》等。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
三、年表
1937年 |
出生於臺灣竹南中港。 |
1950年 |
鶯歌小學畢業。 |
1954年 |
省立成功中學初中部畢業。 |
1957年 |
省立成功中學高中部畢業,入淡江英專。 |
1959年 |
第一篇小説《面攤》發表于《筆匯》一卷五期。 |
1961年 |
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 |
1963年 |
進入強恕中學擔任英文教師兩年半。 |
1965年 |
進入美商輝瑞藥廠。 |
1968年 |
應邀赴美參加國際寫作計劃前,因“民主臺灣同盟”案被警總保安總處逮捕。十二月,判刑十年。蔣介石去世特赦出獄。十月,以筆名許南村發表“試論陳映真”一文,自我剖析,並由遠景出版《第一件差事》、《將軍族》兩書,復出文壇。 |
1976年 |
年初,小説《將軍族》遭查禁。十二月,《知識人的偏執》由遠行出版社出版。 |
1978年 |
十月三日,第二次被調查局拘捕,三十六小時後始釋放。 |
1979年 |
十一月,《夜行貨車》由遠景出版社出版。年內,與宋澤萊得第十屆吳濁流文學獎。七月,《雲-華盛頓大樓系列(一)》由遠景出版社出版。八月,與七等生赴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十月二日,以《山路》獲《中國時報》小説推薦獎。 |
1984年 |
《山路》、《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由遠景出版社出版。 |
1985年 |
十一月,創刊《人間雜誌》。十二月,自選、插繪《陳映真小説選》,作為紀念人間雜誌創刊收藏版,計收入《將軍族》、《唐倩的喜劇》、《第一件差事》、《夜行貨車》、《山路》等五篇。 |
1987年 |
六月,《趙南棟》由人間出版社印行。七月,與康來新等合著的《曲扭的鏡子》,由雅歌出版社印行。九月,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作家寫作計劃成立二十週年志慶。十一月,《趙南棟》增訂再版。 |
1988年 |
三月,陳映真作品集十五卷由人間出版社策畫印行。四月,參與籌組“中國統一聯盟”,任盟主席。六月,赴香港參加《陳映真文學研討會》。 |
1989年 |
四月,赴韓國採訪訪問。五月,赴美國加州波爾娜斯參加中國研討會。九月,《人間雜誌》因虧損停刊。 |
1990年 |
二月,率“中國統一聯盟代表團”到北京訪問。 |
1911年 |
八月,籌劃由人間出版社出刊“臺灣政治經濟叢刊”。 |
1994年 |
二月,籌劃並執行日據臺灣五十年《五十年枷鎖》照片展于臺北新生畫廊,展出歷史珍貴照片三百餘幅。三月,報告劇《春祭》于十二日在臺北“國立”藝術館公演,觀眾爆滿。
|
1996年 |
秋,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 |
1997年 |
二月,臺、日、韓、沖繩“東亞冷戰與國家恐怖主義”研討會臺灣主辦辦公室負責人。七月,《向內戰與冷戰意識形態挑戰》發表于“鄉土文學論戰二十週年回顧與再思學術研討會”。七月,受邀參加香港回歸大典。籌劃並執行香港百五十年照片展于臺北市誠品書店。 |
1998年 |
八月,參加韓國濟州島“廿一世紀東亞和平與人權”研討會。十月,《陳映真文集》(小説卷、文論卷、雜文卷)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十月,參加黃春明作品研討會併發表論文。十月,獲中國人民大學授與客座教授稱號。 |
1999年 |
九月,小説《歸鄉》發表十月,受邀參加大陸建國五十年大典十一月,赴沖繩參加“東亞和平與人權”學術討論會。十二月,受邀參加澳門回歸大典。 |
四、書目
出版書籍
1988年 《上班族的第一日》。臺北:人間。 1987年 《山路》。臺北:遠景。 1988年 《中國結》。臺北:人間。 1988年 《文學的思考者》。臺北:人間。 1988年 《石破天驚》。臺北:人間。 1988年 《西川滿與臺灣文學》。臺北:人間。 1988年 《我的弟弟康雄》。臺北:人間。 1988年 《走出境內的異國》。臺北:人間。 1988年 《美國統治下的臺灣》。臺北:人間。 1988年 《愛情的故事》。臺北:人間。 1988年 《思想的貧困》。臺北:人間。 1988年 《唐倩的喜劇》。臺北:人間。 1988年 《萬商帝君》。臺北:人間。 1988年 《鈴鐺花》。臺北:人間。 1988年 《鳶山》。臺北:人間。 1988年 《鞭子和提燈》。臺北:人間。 1972年 《陳映真選集》。香港:小草。 1975年 《第一件差事》。臺北:遠景。 1975年 《將軍族》。臺北:遠景。 1976年 《知識人的偏執》。臺北:遠行。 1980年 《夜行貨車》。臺北:遠景。 1984年 《山路》。臺北:遠景。 1988年 《歷史的孤兒、孤兒的歷史》。臺北:遠景。 1986年 《陳映真小説選》。臺北:遠景。 1988年 《陳映真作品集》。臺北:人間。 1983年 《雲》。臺北:遠景。 1984年 《趙南棟及陳映真短文選》。臺北:人間。
五、品評作家
◇文選自(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
陳映真的創作可分三階段,早期小説從1959到1965年,作品憂鬱、傷感,充滿苦悶;其後則以理性的凝視代替感性的排拒,冷靜而寫實的分析代替了煽情、浪漫的發泄,代表作有《將軍族》、《第一件差事》。近期的陳映真,則主要探討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的侵略,以鮮明的意象描畫了第三世界民眾的心靈污染、扭曲、頹廢,甚或抗拒與掙扎,如《夜行貨車》、《上班族的第一日》等。
六、評論彙編
期刊論文
1987年 王貞文:(陳映真作品的基督教典故〉,《曲扭的鏡子》雅歌,頁163-169。 1985年 王晉民:(當前臺灣文藝界的一場重要論爭述評〉,《臺灣研究集刊》第2卷,頁69-73。 1994年 王晉民:(陳映真的小説〉,《臺灣當代文學史》廣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頁322-349。 1982年 王晉民:(評臺灣作家陳映真的創作〉,《文學評論叢刊》第12卷。頁370-385。 1992年 王淑秧:(靈魂的懲罰與構思的巧妙──讀陳映真的《文書》〉,《海峽兩岸小説論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218-222。 1988年 王德威:(里程碑下的沉思:當代臺灣小説的神 話性與歷史感〉,《眾聲喧嘩》遠流,頁269-288。 1985年 王德威:(峰迴路轉的「山路」〉,《聯合文學》第143期,頁152。 1911年 王德威:(最後的馬克思──評陳映真《歸鄉》及其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説》麥田,頁185-193。 1993年 王震亞:(停筆十年再出發-陳映真與《雲》〉,《臺港小説二十家》北京出版社。 1992年 王震亞:(「鄉土文學的一面旗幟」──陳映真〉,《臺灣新文學概觀》稻禾1992年3月。頁205-221。 1988年 王震亞:(文學人馬會香江:討論陳映真大卡司〉,《新未來》1988年8月第11版。 1988年 王震亞:(葉石濤、何西來論陳映真〉,《海峽》1988年第6期。 1994年 王震亞:(不屈的民族之魂──讀《夜行貨車》〉,《臺港文學觀察》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頁155-166。 1994年 王震亞:(陳映真的左翼文學思想〉,《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1994年8月,第一期,頁385-393。 1988年 丘延亮:(從文學的報導到報導的文學:一個人 類學者陳映真心路歷程觀〉,《八方文藝叢刊》第10期,頁61-77。 1989年 古繼堂:(鄉土小説一面奪目的旗幟──陳映真〉,《臺灣小説發展史》遼寧大學出版社,頁343-354。 1987年 白少帆、王玉斌:(陳映真(第一節:生平和創作、第二節:早期、中期創作、第三期:近期創作、第四節:小説的藝術成就、第五節:文學主張)〉,《現代臺灣文學史》遼寧大學出版社,頁06-635。 1991年 朱嘉雯:(陳映真、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文訊》第180期,頁34-35。 1978年 何欣:(讀陳映真(上班族的一天〉〉,《時報週刊》第51期,頁81-84。 1988年 何欣:(試析「夜行貨車」〉,《愛情的故事》人間,頁53-64。 1983年 何欣:(論陳映真的挽近作品〉,《當代臺灣作家論》東大,頁233-269 1988年 何慰慈:(走上成熟的道路:試評陳映真的近期創作〉,《愛情的故事》人間,頁213-227。 1967年 吳宏一:(兩個「弟弟」:陳映真的「我的弟弟康雄」和葉靈的「弟弟」之比較〉,《幼獅文藝》,頁187-189。 1993年 吳志堅:(幽邃深沈蘊悲情──淺談(山路〉〉,《真實與虛幻-現代小説探論》“國立”花蓮師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頁77-90。 1986年 吳秀和:(論陳映真小説中的民族主義和愛國精神〉,《第三屆全國港臺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論文》。 1975年 吳南村:(堅持一塊玉的作家:陳映真及其作品的意義〉,《新潮》第29期,頁34-39。 1988年 吳密察:(過時的帽子該扔了:答陳映真〉,《自立晚報》第14版。 1976年 吳祥光:(臺灣現代小説中的道德負擔與流放意識〉,《新潮》第32期,頁82-86。 1987年 吳璧雍:(憂鬱的臺灣社會:試論陳映真的《華盛頓大樓》〉,《文星》第109期,頁141-148。 1987年 呂正惠:(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論陳映真的歷程及其矛盾〉,《文星》第106期,頁133-140。 1987年 呂正惠:(歷史的夢魘:試論陳映真的政治小説〉,《臺北評論》創刊號,頁110-119。 1984年 呂昱:(致C.W.函:再論陳映真的(雲〉〉,《在分裂的年代裏》蘭亭書店,頁111-119。 1982年 呂昱:(人性尊嚴與經濟效率的抉擇:試論陳映真的「雲」〉,《臺灣文藝》第76期,頁301-316。 1986年 宋冬陽:(縫合這一道傷口:論陳映真小説中的分離與結合〉,《文學界》第20期,頁8-33。 1981年 李昂:(陳映真短篇小説(夜行貨車〉附注〉,《六十七年短篇小説選》爾雅,頁112-114。 1987年 李敏勇:(落實本土是一件嚴肅的課題──對陳映真「習以為常的荒謬」的意見〉,《臺灣文藝》第108期,頁14-17。 1978年 李堯:(「夜行貨車」的意象和人物描寫〉,《臺灣文藝》第61期,頁37-42。 1985年 李運湘:(陳映真現實主義創作芻論〉,《岳陽師專學報》第2期。 1988年 李歐梵:(小序「論陳映真卷」〉,《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9-21。 1988年 李黎:(「美麗新世界」?──讀陳映真的《萬商帝君》〉,《萬商帝君》人間,頁169-178。 1988年 沙蕪:(陳映真的小説〉,《愛情的故事》人間,頁32-52。 1994年 沈靜嵐:(「一綠色之侯鳥」──陳映真〉,《當西風走過──60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撰者,頁49-56。 1983年 沈濟:(讀陳映真的近期作品〉,《文季》第1期第11卷,頁49-53。 1988年 汪景壽:(陳映真〉,《臺灣小説作家論》北京大學,頁269-305。 1981年 亞菁:(試評陳映真的「第一件差事」〉,《臺灣文藝》第74期,頁239-244。 1979年 亞菁:(一則故事兩種寫法:以陳映真的「唐倩的喜劇」和七等生的「期待白馬而顯現唐倩」為例〉,《中外文學》頁142-149。 1977年 周元:(偏執和救贖:讀「知識人的偏執」〉,《夏潮》,頁62-65。 1992年 周永芳:(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作家介紹──陳映真〉,《七○年代鄉土文學研究》文化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05-111。 1995年 周昆:(維納斯的回聲──試析陳映真小説中的無意識〉,《聯合文學》第11期,頁122-127。 1988年 岡崎鬱子:(臺灣文學的現實:關於陳映真〉,《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88-109。 1984年 林承璜:(陳映真作品的色調的轉化〉,《文匯報》。 1985年 林承璜:(談臺灣作家陳映真的世界與創作〉,《廈門日報》。 1986年 林芝眉:(評陳映真小説的「中國情結」〉,《臺灣年代》第4期,頁60-64。 1988年 林梵:(越戰後遺症:論陳映真的兩篇小説〉,《愛情的故事》人間頁77-86。 1999年 林鎮山:(再會「悽慘的無言的嘴」──論陳映真《將軍族》〉,《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 1980年 林雙不:(陳映真著(夜行貨車)〉,《書評書目》第92期,頁47-48。 1988年 松永正義:(透析未來中國文學的一個可能性:臺灣文學的現在──以陳映真為例〉,《愛情的故事》人間,頁228-239。 1988年 武治純:(「華盛頓大樓」初探〉,《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71-87。 1979年 花村:(鄉愁與原罪感合譜的悼感〉,《臺灣文藝》第65期,頁160-172。 1970年 邵僩:(兩棵仙人掌:評陳映真小説(哦!蘇珊娜〉〉,《白癡的天才》晚蟬,頁11-16。 1993年 邱貴芬撰述、張小虹講評:(性別/權力/殖民論述:鄉土文學中的去勢男人〉,《當代臺灣作家女性文學論》時報,頁14-36。 1979年 亮軒:(淚話問天天不語:陳映真著(第一件差事〉〉,《愛書人》第112期。 1988年 南方朔:(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簡論陳映真知識世界諸要素〉,《思想的貧困》人間,頁19-22。 1990年 JEFFREY C. KINKLEY:(From Oppression th Dependency:Two Stages in the Fiction of Chen Yingzhen〉,《MODERN CHINA》頁243-267。 1973年 JOSEPH S. M. LAU:(”HOW MUCH TRUTH CAN A BLADE OF GRASS CARRY:Ch'en Ying-chen and the Emergence of Native Taiwanese Writers〉,《JOURNAL OF ASIAN STUDIES》頁623-638。 1990年 Lucien Miller:(A Break in the Chain:The ShortStories of Ch'en Ying-Chen〉,《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頁86-109。 1986年 Lucien Miller:(枷鎖上的斷痕:陳映真的短篇小説〉,《臺灣文藝》第101期。頁172-195。 1988年 《前衛》編輯部:(大時代的見證者:「將軍族」與中國近現代史悲劇〉,《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01-110。 1990年 山田敬三:(苦惱中的臺灣知識分子:簡評陳映真的三篇近作〉,《臺灣香港暨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海峽文藝出版社,頁370-373。 1989年 公仲、汪義生:(扛大旗的陳映真〉,《臺灣文學史初編》江西人民出版社,頁196-206。 1975年 南村:(加略人猶大的故事〉,《臺大文訊》。 1988年 姚一葦:(陳映真作品集總序〉,《我的弟弟康雄》,頁11-17。 1982年 封祖盛:(陳映真的創作道路〉,《特區文學》,頁145-149。 1986年 吳秀和:(論陳映真小説中的民族主義和愛國精神〉,《第三屆全國港臺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論文》。 1988年 封祖盛:(陳映真論〉,《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50-68。 1979年 建言:(從陳映真小説「夜行貨車」談知識分子回歸鄉土與民族的問題〉,《中外文學》第8期第5卷,頁72-77。 1990年 施淑:(臺灣的憂鬱:論陳映真早期小説及其藝術〉,《新地》第1期第1卷,頁193-205。 1980年 柳書琴:(文學來自時代反映時代:試論陳映真〉,《史學》第15期,頁1-25。 1988年 洪銘水:(陳映真小説的寫實與浪漫:從「將軍族」到「山路」〉,《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4-33。 2001年 洪醒夫:(陳映真(夜行貨車)賞析〉,《洪醒夫全集九-評論卷》彰化縣文化局,頁148-150。 1997年 流川楓:(歷史、道德觀與人:試論陳映真的三篇「政治小説」〉,《讀書人》第26期,頁50-61。 1983年 韋名:(中國的童心與良心:楊逵與陳映真〉,《七十年代》。 1994年 徐國倫、王春榮:(陳映真的小説〉,《二十世紀中國兩岸文學史》遼寧大學出版社,頁251-255。 1988年 徐復觀:(海峽東西第一人:讀陳映真的小説〉,《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11-115。 1976年 馬海仆:(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的心聲:評陳映真著(第一件差事〉〉,《書評書目》第35期,頁92-93。 1988年 高天生:(在破滅中瞭望新生的陳映真〉,《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58-168。 1976年 高麗絨:(評陳映真(第一件差事〉〉,《新潮》第32期,頁70-75。 1986年 涂碧:(陳映真創作轉變期的文學思想論〉,《第三屆全國臺港海外華文文學討論會論文》。 1983年 涂碧:(試論陳映真創作思想的個體性〉,《臺灣香港文學論文選》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 涂碧:(論陳映真創作的風格〉,《當代作家》。 1972年 域外人:(唐倩的喜劇〉,《中國時報》1976年1月20日第12版。 1988年 尉天驄:(一個作家的迷失與成長〉,《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13。 1988年 尉天驄、李歐梵、李昂:(三十年代的傳承者:談陳映真的小説〉,《鈴珰花》人間。 1976年 尉天驄:(陳映真(知識人的偏執〉序〉,《知識人的偏執》遠行,頁1-12。 1979年 尉天驄、齊益壽、高天生:(從浪漫的理想到冷靜的諷刺:對談陳映真〉,《臺灣文藝》第25期,頁173-192。 1977年 尉天驄:(死亡與救贖:談陳映真筆下的人物〉,《婦女》第107卷,頁48。 1976年 尉天驄:(不是所有的人都活在黑夜裏:談陳映真的小説〉,《中外文學》第4期第8卷,頁52-62。 1989年 康來新:(陳映真的心靈世界〉,雅歌。 1993年 康茜雯:(由(山路)談起〉,《真實與虛幻──現代小説探論》“國立”花蓮師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頁91-95。 1993年 康茜雯:(擬構與真實──試論(萬商帝君〉〉,《真實與虛幻-現代小説探論》“國立”花蓮師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頁46-64。 1985年 張成法:(顯示出靈魂的深來:讀臺灣作家陳映真的(夜行貨車〉〉,《名作欣賞》。 1978年 張素玲:(走出水仙之湖:論陳映真筆下的死亡〉,《文風》第33期,頁106-108。 2002年 張瑞芬:(儘是魅影的城國──張貴興《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駱以軍《遣悲懷》、陳映真《忠孝公園》〉,《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麥田,頁175-193。 1981年 張葆辛:(陳映真的世界〉,《文匯月刊》人間。 1985年 梁若梅:(兩岸一家親:陳映真創作漫談〉,《金城》。 1976年 許南村:(試論陳映真〉,《知識人的偏執》遠行,頁3-12。 1981年 許達然:(從辦公室到工廠:談陳映真的「夜行貨車」與「雲」〉,《臺灣文藝》第71期,頁221-226。 1981年 許翼心:(陳映真和他的(雲〉〉,《花城》頁222-227。 1976年 郭雲飛:(陳映真(知識人的偏執〉序〉,《知識人的偏執》遠行,頁13-17。 1989年 陳忠信:(歷史、政治、倫理:試析陳映真的政治小説〉,《文學評論》,頁120-126。 1989年 陳芳明:(死滅的,以及從未誕生的──評余光中、陳映真道路的崩壞〉,《新文化》第2卷,頁84-89。 2003年 陳思嫻:(從「人間」到「洪范」──陳映真小説集的重現〉,《2001台灣文學年鑒》文建會,頁174-175。 1989年 陳映真:(鄉土小説,一面奪目的旗幟:陳映真〉,《臺灣小説發展史》春風文藝;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43-354。 1988年 陳清僑:(歷史差異和文化整合:民族意識的困局〉,《八方文藝叢刊》第10期,頁78-87。 1991年 陸士清:(陳映真〉,《臺灣小説選講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頁55-58。 1994年 喻少岩:(夜行貨車〉,《臺港小説鑒賞辭典》中央岷族學院,頁400。 1993年 彭小妍:(陳映真作品中跨國性企業:第三世界的後殖民論述〉,《《第二屆臺灣經驗研討會》宣讀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頁1-22。 1988年 彭瑞金:(偏執的真相:試析陳映真評論〉,《愛情的故事》人間,頁66-76。 1980年 彭瑞金:(奔向明天的夜車:陳映真(夜行貨車〉〉,《泥土的香味》東大,頁181-183。 1995年 焦慧蘭:(倉惶的年代──陳映真(鈴珰花〉的歷史處境〉,《幼獅文藝》頁51-54。 1988年 馮偉才:(陳映真早期小説的象徵意義〉,《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93-211。 1982年 黃拔光:(臺灣鄉土文學和陳映真的作品〉,《福建文學》,頁65-66。 1992年 黃啟:(陳映真(將軍族〉〉,《臺灣新聞報》人間,第13期。 1983年 黃裳裳、朱家信:(論陳映真的理想主義創作道路〉,《安徽大學學報》,頁87-92。 1985年 黃裳裳:(意、趣、神、色:臺灣小説(將軍族〉的審美欣賞〉,《阜陽師院學報》第14期。 1988年 黃繼持:(在現代中國文學脈絡中重讀陳映真的作品〉,《八方文藝叢刊》第10期,頁44-60。 1988年 葉石濤:(序:論陳映真小説的三個階段〉,《我的弟弟康雄》人間,頁19-22。 1987年 葉石濤:(評陳映真的《趙南棟》〉,《臺港文學選刊》第1期。 1980年 詹宏志:(尊嚴與資本機器的抗爭:評介陳映真的作品(雲〉〉,《書評書目》第90期,頁35-45。 1988年 詹宏志:(文學的思考者〉,《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1-3。 1988年 詹宏志:(理想論者的思想與歷史觀:札記陳映真的文學評論〉,《走出國境內的異國》人間,頁19-25。 1987年 廖炳惠:(下一輩生命理想的迷失?評陳映真的「趙南棟」〉,《聯合文學》,頁216-217 。 1979年 齊益壽、蔣勳:(個人的尊嚴、民族的尊嚴:蔣勳、齊益壽對談(夜行貨車〉〉,《臺灣文藝》第6期。 1988年 劉紹銘:(愛情的故事:論陳映真的短篇小説〉,《愛情的故事》人間,頁14-31。 1988年 劉紹銘:(陳映真的心路歷程〉,《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34-40。 1972年 劉紹銘:((陳映真選集〉序文〉,《陳映真選集》小草,頁13-14。 1993年 劉登翰:(葉石濤、陳映真等的客體派文學批評〉,《臺灣文學史(下)》海峽文藝出版社,頁477-483。 1993年 劉登翰等編:(陳映真的小説創作〉,《臺灣文學史(下)》海峽文藝出版社,頁318-328。 1982年 歐宗智:(陳映真的二個愛情故事:談(哦!蘇珊娜〉與(賀大哥〉〉,《書香》東大,第8期,頁44-46。 1994年 歐宗智:(陳映真小説人物的女性自覺〉,《明道文藝》第223卷。 1982年 蔡美琴:(論陳映真的文學主張〉,《新文學論叢》,頁62-70。 1984年 蔡美琴:(從現代主義的迷蒙到現實主義的追求:論陳映真的創作道路〉,《廣州研究》,頁59。 1994年 黎湘萍:(「異端」寫作的策略──論陳映真的理性話語〉,《臺灣的憂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頁115-147。 1994年 黎湘萍:(臺灣的憂鬱──論陳映真的詩意敘事〉,《臺灣的憂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頁81-114。 1994年 黎湘萍:(“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論陳映真寫作的意義〉,《臺灣的憂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頁43-80。 1994年 黎湘萍:(沉重的遺産──論中外文學對陳映真文本的滲透〉,《臺灣的憂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頁151-190。 1994年 黎湘萍:(孤獨的橡樹──論陳映真的臺灣性格〉,《臺灣的憂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頁191-235。 1988年 錢江潮:(「山路」讀後隨想〉,《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41-49。 1984年 龍應臺:(側寫的藝術:評陳映真(山路〉〉,《新書月刊》第14期,頁52。 1980年 羅夏美:(陳映真小説研究〉,成功大學,頁190。 1990年 羅夏美:(《陳映真小説研究》的前言〉,《臺灣文學觀察雜誌》人間,第2期,頁33-37。 1990年 羅夏美:(從盧卡奇後期寫實主義小説理論看陳映真的短篇小説(趙南棟〉〉,《文史論集》,頁94-105。 1988年 羅賓遜:(陳映真的沈思文學〉,《文學的思考者》人間,頁135-180 。 1983年 譚嘉:(試論陳映真在「萬商帝君」中的寫作意識〉,《文季》第1卷第4期,頁44-49。
報上評論
1995年 羅雀:(陳映真的浪漫情懷〉,《更生日報》1995年1月15日第6版。 2001年 羅奇:(洪范版小「陳映真小説集」十月出書〉,《聯合報》2001年8月27日第29版。 1981年 歐宗智:(無告的懺悔──談『兀自照耀著的太陽』〉,《自立晚報》1981年1月25日第3版。 1979年 歐宗智:(現代人的自覺:評陳映真(夜行貨車〉〉,《自立晚報》1979年7月15日第3版。 1988年 劉慧媛:(惘然記:讀陳映真的小説「山路」〉,《自由時報》1988年6月1日第11版。 1984年 漁父:(憤怒的雲:剖析陳映真的小説〉,《中國時報》1984年1月21日第8版。 1999年 楊照:(純真理想的典型塑造-陳映真的《鈴鐺花》〉,《中國時報》1999年7月7日第37版。 1988年 葉石濤:(解剖歷史的病灶:論陳映真的三個短篇〉,《中國時報》1988年8月6日第18版。 1993年 萬榮華:(第一件差事〉,《中國時報》1993年8月1日第27版。 1990年 漁父:(為陳映真説幾句話〉,《首都早報》1990年7月9日第11版。 1994年 廖鹹浩:(論陳映真〉,《中國時報》1994年1月7日第39版。 1988年 黃凡、廖仁義、康來新:(筆在原地、意念先行:評陳映真的(趙南棟〉〉,《自立晚報》,1988年12月4日第6版。 1987年 黃凡、廖仁義、康來新:(撫平民族傷痕,但該有更高境界〉,《民生報》1987年8月31日第9版。 2001年 黃凡、廖仁義、康來新:(《陳映真小説集》六卷本,《中央日報》2001年11月27日第18版。 1977年 方健祥:(反省與肯定:讀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灣時報》第12版。 1977年 水晶:(「才女」外一章〉,《中國時報》第12版。 1988年 何西來:(陳映真、劉賓雁人道精神的比較〉,《中國時報》第18版。 1978年 迅清:(陳映真的(夜行列車)〉,《更生日報》第7版。 1990年 漁父:(為陳映真説幾句話〉,《首都早報》1990年7月9日第11版。 1980年 陳嘉宗:(生命的哀愁──讀「夜行貨車」〉,《民眾日報》1980年6月21日第12版。 1978年 盛昭國:(陳映真早期短篇小説之分析〉,《自立晚報》1978年8月20日第3版。 1988年 張國禎:(這是什麼樣的一條「山路」?評陳映真小説「山路」(1-4)〉,《自立晚報》1988年11月10日,第14版。 1979年 高天生:(論陳映真的作品及其「轉變」(上、中、下)〉,《民眾日報》1979年4月27日第12版。 1988年 南方朔:(救贖與救贖批判:論陳映真作品的內在世界〉,《自立早報》第14版。 1988年 邱亞才:(論陳映真作品中的情意結(上、中、下)〉,《自立晚報》第14版。 1988年 杭子:(一個無力而蒼涼的手勢:試評陳映真的政治小説〉,《自立早報》,第14版。 1978年 周宜文、齊益壽:((夜行貨車〉開往何方:陳映真筆觸下流露的情感〉,《自立晚報》第2版。 2001年 南方朔:(踽踽的老靈魂──陳映真〉,《中國時報》第39版。 2002年 郝譽翔:(我是誰!?〉,《中央日報》2002年1月7日,第19版。 1989年 馬波:(趙南棟〉,《中國時報》1989年10月16日,第20版
(來源:臺灣文學資料庫)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