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天 氣   
字號:
臺各界在上海弔唁汪老 哀悼之情彰顯兩岸同心

  時間:2005-12-31 11:20    來源:     
 
   

  台灣網12月31日消息 一腔熱誠換真情,兩岸同心悼汪老。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遺體告別儀式30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其生前的臺灣各界友好都專程前來送行,大廳內的一面墻上,擺放著連戰、馬英九、宋楚瑜、郁慕明等臺灣政黨領袖和知名人士致送的花圈。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與前秘書長林豐正分別代表黨主席馬英九、榮譽主席連戰出席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遺體告別儀式。在告別式上,吳伯雄等向汪老遺體三鞠躬,他説:“我們是發自內心地表示哀悼之情。”

  今年5月間,病中的汪道涵先後在上海會見來訪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作為連戰個人代表的林豐正表示:“連先生每每念及滬上一會,他感到與汪道涵先生在兩岸關係上的看法有頗多共同之處,無奈汪老駕鶴,不能再次與之展望美好未來。”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也表示,大家對汪老深深地感懷,他的離去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汪辜會談及兩會商談畫下了遺憾的句號,但相信兩岸的未來會大有作為。一定會有後繼者來繼承遺志,這後繼者應當包括各界人士和兩岸的全體人民。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大陸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等依次向汪老遺體三鞠躬,眾人步行環汪老靈臺一週,瞻仰遺容,並與其家屬一一握手。秦金生表示,宋主席在其臨行前囑託,一定要向汪老家屬表示其由衷的敬意和慰悼。

  他説,今年五月宋主席見到汪老,可能是汪老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面,對此宋主席非常珍視這次會面,並表示:汪老對兩岸的貢獻很大。五月與汪老會面後,親民黨重申了將秉持“九二共識”、反對“法理臺獨”的理念。

  近日一直留在上海等待弔唁汪老的新黨主席郁慕明在走出汪老遺體告別大廳時表示,汪老為兩岸關係的推進做出巨大貢獻,他的離去不會使得前進的腳步停止。兩岸之路已經打開,大陸也已做了許多積極的努力,現在雙方要更奮力地做些實務的工作。他盼望三通、直航快些實現,並推動大陸同胞赴臺觀光意願早日達成。

  原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當天也來到龍華殯儀館為汪老送行,他稱汪老是“理性”和“智慧”的代表,並相信會看到其為兩岸所作的貢獻在新一代領導人身上開花結果。

  臺灣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夫人辜嚴倬雲、兒子辜成允、女兒辜懷群,專程從臺灣前來送汪老最後一程。1993年4月,汪道涵受權與辜振甫舉行會談,這是兩岸授權民間團體最高負責人首次舉行會談,標誌著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兩人再度會晤,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

  在公務之外,兩人之間的友誼更成為兩岸同胞情誼的一段佳話。今年1月,辜振甫逝世,病中的汪老派代表赴臺弔唁,併發去唁電慨嘆:“滬上之晤,竟成永訣。天若有情,亦有憾焉。”

  如今,辜嚴倬雲與子女來到上海弔唁。神情哀傷的她與子女在汪老遺體前深深三鞠躬。辜夫人表示,很期望有人能繼承汪辜兩老的遺願,給兩岸很好又圓滿的結局,讓炎黃子孫快樂地生活。
 
  此外,中國統一聯盟、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的代表,無黨籍人士,參加過“汪辜會談”及兩會商談的原海基會會務負責人和臺灣經濟界、新聞界的汪道涵生前友好,以及大陸臺資企業協會負責人也先後步入大廳,送別汪老。

  據汪道涵遺體告別儀式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當日有來自大陸各地的近百位臺商,自發趕至龍華殯儀館,還有不少臺商專程從臺灣飛抵上海。由於汪老生前囑咐喪事從簡,因此還有很多臺商未能來到現場,轉而委託有關機構、在滬友人代為弔唁,並贈送花圈、花籃。僅龍華殯儀館門前一家普通殯葬用品店即在兩小時內售出價值人民幣七千余元的花圈。

  “今早六點我就睡不著了,擱下手頭一切事務,早早就趕到龍華殯儀館,一定要為汪老最後送行。”林益仲對記者説這話時,已經在寒風中佇立了兩個多小時,望著汪老的靈堂,久久不願離去。

  作為臺商代表,林益仲曾三次面見汪道涵,對汪老的印象很深,“他是一個機智而又儒雅的人。在臺灣,汪道涵這個名字的民眾知曉度,僅次於兩岸的幾位核心政治人物,更加難得的是,汪老在臺灣企業家和民眾間聲譽斐然,大家都認為汪老是兩岸溝通中一座極其重要的橋梁。”

  今年連戰、宋楚瑜先後訪問大陸期間與汪道涵會面,林益仲皆隨行陪同,“汪老當時深受病痛的折磨,身體非常弱,但會見過程中仍目光炯炯,思路清晰,眼中滿含熱切的希望。”(言恒)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