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臺灣周
首頁 > 主要活動 > 文化交流

【回顧】“‘情’係楚天─湖北文史兩岸交流座談會”召開

2018-09-04 16:19 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為進一步凝聚兩岸親情,加強鄂臺文化交流,11月8日,“‘情’係楚天─湖北文史兩岸交流座談會”在武昌濱湖大廈召開。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臺灣湖北文獻社社長汪大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新立以及湖北文獻社社務委員楊敦和、前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臺灣湖北文獻社及臺北湖北同鄉會等在臺湖北籍同鄉,武漢大學等部分大學的專家學者、湖北省直相關部門領導專家、湖北省部分市(州)地方誌辦公室負責人,臺灣湖北文獻社支助的大學生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此屆湖北武漢臺灣周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舉辦的,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對臺工作方針的重要舉措,對鞏固和深化歷屆臺灣周交流成果,促進湖北省與臺灣地區的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活動期間,圍繞“擴大交流、開放共用、融合發展”主題,分為經貿交流合作、青年交流、基層民間交往、文化交流四大板塊開展。此次座談會是第十四屆湖北武漢臺灣周文化交流的分項活動之一。

  為積極響應文化自信,進一步擴大地方誌在文化事業中的地位,湖北省地方誌辦公室積極與湖北省臺辦和臺灣湖北文獻社溝通,借湖北武漢臺灣周的平臺,成功承辦此次“‘情’係楚天─湖北文史兩岸交流座談會”。在完成兩輪地方誌書編纂並積累豐富地方誌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承辦此次座談,對推動湖北方志事業乃至湖北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將進一步激發兩岸文化自信、文化共鳴,促進兩岸心靈契合。

  臺灣湖北文獻社是此次座談會的主要邀請方。臺灣《湖北文獻》自1966年創刊以來,秉承“徵文考獻、采風載籍、崇功記事、弘揚文化”的宗旨,51年來堅持辦刊,“以湖北人,寫湖北事,以湖北事,傳湖北的人”,為湖北文化的弘揚和湖北精神的傳承以及兩岸文史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為紀念《湖北文獻》創刊50週年,臺灣湖北文獻社編纂《八千里雲月 五十載鄉情》一書,既記述了湖北1966年至2016年50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又展現了旅臺湖北人在臺灣不遺餘力傳播荊楚文化的孜孜追求。該書的出版,為增進鄂臺兩地民眾相互了解貢獻了又一豐碩成果。

  座談會由省政協副秘書長葉澤林主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播放了湖北地方誌宣傳片和臺灣湖北文獻社五十年回顧宣傳片,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臺灣湖北文獻社社長汪大華分別致辭並互贈禮物。第二階段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新立和湖北省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吳鳳端3位領導致賀辭,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嚴昌洪、臺灣湖北文獻社社務委員楊敦和、湖北省政府文史館黨組書記文坤鬥、臺灣湖北文獻社總編輯梅道岡、湖北省地方誌辦公室副巡視員王鋼、臺灣康寧大學副董事長童中儀6位文史專家學者作了主旨發言。部分專家學者作了交流發言。專家學者們就《八千里雲月 五十載鄉情》一書,以“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對兩岸文史交流的重要性等問題作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探討,對《湖北文獻》在兩岸交流中的歷程、作用及意義,取得了共識。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