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臺灣周
首頁 > 要聞

“小巷總理”話民生:臺灣苗栗縣村里長到武漢青和居社區“走親戚”

2018-09-04 16:19 台灣網

  第四屆“小巷總理話民生——苗栗縣村里長進武漢社區交流體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台灣網 趙苗青 攝)

  台灣網7月20日武漢訊 (記者 趙苗青)小巷總理共攜手,兩岸知音話桑麻。7月19日上午,第四屆“小巷總理話民生——苗栗縣村里長進武漢社區交流體驗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臺灣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率基層村里長一行41人,走進青山區青和居社區,親身體驗大陸居民生活,直觀感受大陸社區的建設發展。

  青山區橋頭小學的禮堂內,兩岸民眾同臺聯歡,攜手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苗栗鄉親帶來充滿客家風情的舞蹈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湖北民俗表演“説慢板”,特有的腔調和節奏,引得臺灣同胞歡笑連連;青和居社區居民用古老樂器塤演奏的《阿里山的姑娘》收穫一片讚聲,“非常好聽!”“第一次聽到這個版本!”……聯歡會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啟動儀式上,湖北省臺辦副主任章笑梅連用三個“火熱”寄語現場嘉賓。她表示,希望“小巷總理”話民生活動以及鄂臺交流交往像盛夏的武漢一樣越來越“火熱”。她説,“兩岸一家親”在湖北和苗栗之間體現最為充分,希望通過兩地基層深入交流,能夠共用社區管理經驗,也希望兩地“親戚”常走動,越走越親,越走越近。

  臺灣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在啟動儀式上向青和居社區民眾介紹了苗栗18鄉鎮的特色風光、休閒農業和社區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並對大家發出邀請,“歡迎湖北鄉親到訪苗栗,常來常往常聯繫。”鄧桂菊表示,這是第二次參加湖北武漢臺灣周“小巷總理”話民生活動,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尤其本屆臺灣周整體呈現出大方向、大國際的特色,更加開拓眼界。

  隨後,兩岸“小巷總理”牽手走進社區,一起學唱湖北大鼓,進行烘焙、剪紙、手工藝品、書畫創作,共同體驗社區便民文娛活動。交流現場,來自苗栗舞蹈協會的同胞與青和居社區民眾開展舞蹈聯誼,聯袂演繹時下流行的“海草舞”。“廣場舞大媽也可以很潮”,來自苗栗頭份市的彭麗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第一次跳這個曲子馬上就合上老師的拍子,我們很有默契!”這是她第一次到訪湖北,“武漢鄉親很熱情,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照顧。這次還跟隨志願者去關懷社區老人,了解到社區關愛‘敲門’日常民生服務是由志願者自發組織的,我非常佩服,我們苗栗也可以借鑒這種形式。”

  據了解,“小巷總理話民生——苗栗縣村里長進武漢社區交流體驗活動”是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兩岸基層交流活動的重頭戲,由湖北省臺辦、武漢市臺辦主辦,青山區政府承辦,旨在交流和分享鄂臺社區文化,社區服務及社區發展經驗做法,加強鄂臺基層社區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基層民眾往來融合。(完)

湖北省臺辦副主任章笑梅在啟動儀式上致辭。(台灣網 趙苗青 攝)

臺灣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在啟動儀式上致辭。(台灣網 趙苗青 攝)

湖北書法家贈送鄧桂菊墨寶“兩岸一家親”。(台灣網 趙苗青 攝)

來自苗栗舞蹈協會的同胞與青和居社區民眾開展舞蹈聯誼。(台灣網 趙苗青 攝)

兩岸同胞合影留念。(台灣網 趙苗青 攝)

“關愛敲門共體驗”走訪,關懷社區老人。(台灣網 趙苗青 攝)

苗栗鄉親帶來充滿客家風情的舞蹈表演。(台灣網 趙苗青 攝)

聯歡會現場。(台灣網 趙苗青 攝)

[責任編輯:郜利敏]